首页 > 文史

恒温北伐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终究不能完成统一事业?

说到桓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历史事迹的介绍。

永和十二年,即公元356年,晋廷拜桓温为征服大都督、督司冀二州军事。桓温以占领许昌的姚襄为目标,进行了第二次北伐。

姚襄本听从了东晋朝廷的命令。尹浩北伐时,姚襄临阵叛徒,直接导致尹浩北伐失败。后来,他先在淮南屯,招募流民,达到7万人。与此同时,他派使者到疏晋廷指控尹浩。后来,他听从了将佐的建议,说将军,大单于,带兵北回,占领许昌,围攻洛阳。

[img]490144[/img]

当时占据洛阳的是魏前荆州刺史周成,他投降了东晋,反复叛变。姚翔攻击洛阳,一方面是忠于东晋,另一方面是寻求立足点。但姚翔攻击周成一个多月没有进展。桓温看到周成和姚翔这两个“叛徒”几乎消耗了混战,想让渔民受益,趁机北伐。

6月,桓温军发自江陵,派遣监护人高武占领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辅国将军戴施屯在河上,率船师从黄河逼徐洛。他带领军队随后前往疏晋廷,并邀请徐豫出兵从淮河和泗河与黄河合作。8月,晋军进入伊水(洛阳南部)。

姚襄在桓温的军事压力下撤离洛阳,将精英埋伏在水北林中,拒水而战。桓温亲自被甲方监督,命令晋军结阵而进。二军接战后,桓温的弟弟桓冲和将军们勇往直前,击败了姚襄。姚襄军陷入混乱,自杀者超过1000人,姚襄逃往平阳。

[img]490145[/img]

桓温击败了姚翔,周成率领洛阳城投降。桓温进入洛阳,参观晋朝皇帝的陵墓。所有的破坏者都被修复了,并被守卫了陵墓。表镇西将军谢尚都督司州军事,镇洛阳。由于谢尚未到达,三千人守卫着洛阳,包括保留颍川的太守毛穆之、监护人陈午和河南的太守戴施。3000多人在江汉之间迁徙。带领军队回到老师身边。

既是桓温的历史成就,也是桓温当时权倾朝野的关键筹码。桓温掌管东晋朝廷内外大权,所有弟弟都身居重要地位,桓氏势力一时兴旺。二弟桓云任江州刺史,加都督司豫二州军事,领镇蛮护军,西阳太守,假期。桓云在职,“招众力,志在足兵,多浪费,众人怨恨。时温执权,有司不敢弹劾。其三弟桓豁任建威将军,督绵中七郡军事,新野义成二郡太守,后因功进入右将军。他的四弟桓秘,虽然素与桓温不和,但也是辅国将军,宣城内史,曾监梁益二州征求军事、假期,后官至中领军。其五弟桓冲数从桓温征伐有功,多次升迁,先后镇守襄阳、江陵等。升平四年(360)桓云死亡,接任江州刺史、领镇蛮护军、西阳桥二郡太守、振威将军。晋廷加封桓温为南郡公,桓冲为丰城县公,桓温的次子桓济为临贺县公。

[img]490146[/img]

桓温收复洛阳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但他的自私大于正义。北伐前,桓温去过疏朝廷,也去过洛阳。朝廷不允许这样做。后来,他收复了洛阳。桓温更自信了。于哀帝隆和元年(362)再次疏散。请迁都洛阳,将永嘉之乱流亡江南,全部北迁,丰富河南。

扬州刺史王述认为桓温“想用虚声威望朝廷耳,不是事实,而是从此无所事事”。意思是:“桓温只是虚张声势,威慑朝廷,想成为朝廷的主人,不是真的想迁都,让他走吧。于是朝廷诏回答桓温说:“诸所处分,委之高算”,意思是有关迁都事宜请桓温计划办理。后迁都的事果然不了之。也可以预见,即使桓温有统一南北的能力和实力,他也无法在志向和气量上完全统一自己的事业。


恒温北伐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终究不能完成统一事业?恒温北伐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终究不能完成统一事业?

,,,,

  • 宋武帝刘裕进行了几次北伐?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 刘裕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建立者,历史上的宋国共有三个,一是微子启在殷商灭亡后建立的宋国。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裕创立的...

  • 宋武帝刘裕因赌博债差点被杀 他是怎么逃脱的?
  • 皇帝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历史上,有些皇帝愿意做木工,比如明朝的朱学校;有些皇帝喜欢喝酒,比如明朝的朱义军...

  • 慕容垂建立后燕了吗?慕容垂最后是怎么死的
  • 他叛离前燕后的第二年,前燕国灭,当苻坚“徙暐(慕容暐)及其王公已下并鲜卑四万余户于长安”后,慕容垂“收集诸子,对之悲恸”(《...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汉朝皇帝刘恭为何被罢黜?与吕后有什么关系
  • 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国家,虽说皇帝无数,但是其中也不乏遭废黜的皇帝,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到底是谁呢?他就是...

  •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和飞水之战不得不讲故事
  •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兵一举击败前秦80多万军队,不仅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