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贞观治时期的米价是多少?唐朝当时真的那么富裕吗?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整理了贞观治理的相关内容。我想知道它是否能帮助你扩展一些知识?

有些人会相信,有些人会质疑历史书中的一些“繁荣时期”记录。毕竟,文字是人们写的。如果你想“赞美美德”,你自然会吝啬文字,增加美化,放大渲染。因此,更多的历史学家将从数据中验证自己的判断,日常食品和服装消费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真实状态。

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李世民时期的“贞观治理”涉嫌夸大。原因很简单:大米价格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新唐书·食品志》记载,大米价格每场战斗只有四五美元。乍一看,我觉得唐朝的生活真的很好,价格也很便宜。然而,根据目前的经济解释,价格比价格便宜更“有害”。

事实上,中国古人早就意识到价格的不同影响。粮食属于季节性作物。在收获年,农民们希望以好的价格出售。如果价格过低于他们的预期,许多人可能会选择放弃。忙碌了一年后,他们不如别人在街上挣得多。

[img]489315[/img]

然而,如果价格高,就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价格平衡不好,导致“民事伤害离散,农业伤害国家贫困”。当时,大米卖得如此“便宜”,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唐朝真的那么富有吗?

唐高宗为什么要以洛阳为东都?这实际上与“吃”有关。长安长期以来一直是首都,这将推动包括人口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附近地区的粮食生产不足以应付如此庞大的人口。当时,白居易来到长安。难道没有人嘲笑他的名字吗?长安米太贵了,生活一点也不容易。

由此可见,当时米价高已经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长安米贵:

一是人口多;

二是物流昂贵。

[img]489316[/img]

当时,大部分粮食都是东南部的水稻和大米,这些大米是通过水路和陆路来到长安的。到达洛阳时,运费将占商品价值的20%(“一个石斛得到八个战斗”)。更重要的是,在长安,每桶大米至少要花50元(“两个石斛的佣金”)。但无论如何,它都不是4、一桶米5元。

然而,如果大唐政府有补贴,这是可以实现的。

事实上,大唐政府确实平息了米价。建中元年(780年)的米价是200元。经过一番努力,元和15年(820年)的米价是一桶50元。李世民在位时,谷价下跌,宰相陆志建议借此机会多买。但运到粮食储备仓库太仓后,光物流成本每桶米就要70元。

有时候,他们的家人说他们有自夸的嫌疑,所以让我们看看外人怎么说。高昌国王曲文泰,于贞观四年来到唐朝。当他回去时,他公开说:“城市很萧条,没有隋朝的比例。”城市面貌萧条应该有几个因素,一个是人口。人口稀少,自然无法促进经济发展,显得没有活力。

[img]489317[/img]

事实上,这也是有原因的。自西晋末年以来,许多原本居住在北方的门阀士族选择了南迁,接下来是百年战争。隋朝时,杨迪皇帝没有停下来,要么打仗,要么修运河。想象一下,人们要么逃跑,要么躲藏,要么死亡。几十年来,不可能恢复到隋朝的鼎盛时期。

武德满打满只有九年,贞观二十多年,加起来只有三十年。战争过后,民户增加了多少?无论是财富还是人口,李世民都要先填补隋末混乱的坑。

然而,历史书称赞了这段时期,但却给了人们一个挑剔的借口。《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九,记录了唐高宗与户部尚书高的对话。当时,李志问去年人口增长了多少?并询问了前隋朝的人口情况。当时唐朝人口380万,隋朝鼎盛时期人口870万。

事实上,这也证实了隋末人口消耗巨大。当然,不排除一些自然灾害或疾病的影响,唐朝近40年未能完全恢复。虽然人口不能说是对国力的绝对影响,但在古代,人口是国力强的重要指标。人们可以生活和工作,自然人也很繁荣。

难怪后人鄙视古人对“贞观之治”的描述,这相当于用文字粉饰一个不强大的时代。事实上,任何现象都应该在更长的时间内看到。也许“贞观之治”并没有达到一些学者心中定义的“鼎盛时期”,但这段时间的积累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mg]489318[/img]

古人称赞皇帝只有两个方面:

一是军事;

一是民生。

事实上,军事上没有什么可以描述的,输赢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只有这种民生,幸福,不会成为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但任何成就都是努力积累的结果,没有一夜之间实现的神话。也许,“贞观治理”的国力不如前隋朝好,但后来有多少朝代能超越呢?

无论如何,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民生。毕竟,只有人民繁荣,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李世民有卖名的行为。例如,当囚犯回家时,他们经常被历史学家视为矫揉造作,但轻赋予和薄赋予对人民有益并非假的。


贞观治时期的米价是多少?唐朝当时真的那么富裕吗?贞观治时期的米价是多少?唐朝当时真的那么富裕吗?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唐懿宗李漼:一生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无能皇帝
  • 唐懿宗虽然当了皇帝,但对上朝的热情明显不如饮酒作乐,宫中每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每月在宫里总要大摆宴席十几次,除了饮...

  • 唐高宗是窝囊废?为何说其能力不输李世民
  •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

  • 孔颖达简介 唐代著名经典学家孔颖达的生活
  • 孔颖达编制了《五经正义》,排除了经学内部法师的门户意见,在众学中选择最好的,为博览会做广泛的收获,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

  • 杜如晦简介 唐朝大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杜如
  • 莱国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初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治...

  • 唐玄宗时期的科举制度都改革了哪些方面?
  • 唐玄宗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也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唐睿宗的第三子,自幼多才多艺,精通音乐、书法,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