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人类建立的文明越开放包容,就越容易产生富裕的国家,强大的经济基础可以带来开放包容的思想。如果没有外力的打破,这个良性循环应该诞生一个相当强大的国家。宋朝就是这样,但不幸的是,宋朝被蒙古摧毁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达到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变,造就了赵宋之世。“开封,位于豫东平原的中心,又称汴梁和汴京,是宋朝国都168年的历九帝。它是当时著名的文化、经济、艺术和政治中心。它的繁荣是后人无法企及的,也是中国最早定居犹太人的城市。
战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金、七朝古都、千年梦华,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北宋时期的首都,发展达到了顶峰。汴梁由皇城、内城、外城组成,外城周长50里165步(宋代300步1里,1步=1。536米),约46米。586华里。人口超过150万,相当于今天开封市的三分之一。北宋末年,全国人口超过1亿。
[img]481760[/img]
繁荣必然是“妓女”的繁荣,宋代色情产业前所未有。幽坊巷,燕馆歌楼,数以万计。原本是女歌舞演员,因为从事歌舞音乐的音乐家没有地位,逐渐成为性工作者。宋朝有很多著名的妓女。他们有:刘娥、甄金莲、谢玉英、琴操、李念奴、朝云、玉文柔娘、桂英、苏、颜、、、、、、、。
宋代商业税首次超过农业税。首都开封有300多家商业行业,行业众多,分工细化。有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生意,比如剥莲子(锤石莲),就是把剥莲子卖给水果线和药店。这么小的生意,竟然可以成为一个行业,养活一群业内人士。当时,有几十家公司从事这个行业。文化商品也形成了诗歌、卖字、卖酸文等行业,尤其是“卖酸文”最具特色。这是一篇要求很高的文章,应情应景,即兴创作,用词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最好有一些幽默的笑话。文章内容通常由消费者指定。比如几个杀猪的暴发户聚在一起喝酒,想把“群贤毕至”的盛况写成一卷,让后人回忆敬仰。直接找卖酸文的,30文钱一篇。附庸风雅,谈自慰。
开封餐饮业最发达,餐厅林立,大的叫正店,小的叫脚店(或角店)。时开封有72家正店,脚店上万家。位于东华门外的樊楼是七十二正店之首。樊楼共五栋楼,每栋楼三层结构,装修绝对是开封最豪华的,可容纳数千名酒客。大规模,直接接近皇宫,相当于现在的星级酒店。宋代禁止私人酿酒,官方垄断。正店有酿酒权,脚店没有这个权利,必须去官方买酒曲,然后自己酿造,京都开封官方就是这么做的。北宋末,全国有203种酒,开封王公贵族27种,开封府28种。最好的酒是内库法酒,世界第一,只有宫殿。酒不是烧酒,也不是蒸馏酒,和现在的甜酒差不多,度数很低,和啤酒精度差不多,可以大碗喝。比如《水浒传》中“武松打虎”前后喝了18碗酒,你让他喝65碗°烧刀,三碗准趴下玩猴拳。
[img]481761[/img]
大相国的和尚卖肉一点都不新鲜,有些没有手艺的和尚干脆联合起来经营猪肉生意,叫“烧猪院”。带头的是惠明和尚。这个产品不是专门研究烹饪的,尤其是肉菜,色、香、味俱全,在首都很有名。一时间,它成为开封著名的食品大师。娱乐业非常普遍,非常发达。娱乐场所叫瓦舍,即大型文艺表演场所,多位于人流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有利于宣传和盈利。在地窖里施展不开不说,能有多少人看啊?瓦舍又分为许多勾栏(用栏杆包围,用幕布包围),一个大瓦舍多达50多个勾栏,可容纳数千人。每个勾栏上的节目也不一样,比如说唱(话本)。、曲艺、杂技(踏索、吞铁剑)、傀儡戏,口技,相扑,耍猴等等。从官方到地方,从民间到军营,娱乐业遍地开花。石殿前的指挥官杨和王(首都驻军司令)在军营里建了一座瓦房,招募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家和歌舞演员。如果他无事可做,他将从事艺术表演并向军队表示慰问。
在娱乐行业,大众娱乐极其发达,在词汇中脱颖而出。宋代,诗歌是纯文学。词汇属于街头俚曲,是一门低俗的艺术,与我们今天流行的口水歌曲性质相同。当时最著名的词作家不是苏东坡,而是柳三变。他“奉旨填词”,但哪里有井水,哪里就一定有柳永歌词。还有专业的歌手,也就是歌妓,他们是最早的流行音乐家。
《朝京里程图》,驿路店有售,价格便宜,童老无欺。这是南宋时期出现的,类似于今天的导游图。风景名胜区的客栈、餐厅、厕所等,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宋代旅游业也有一定规模,各大城市经常举办“旅游节”,吸引游客,如开封菊花节、洛阳牡丹节等。洛阳牡丹节,比过年还热闹,城里所有的居民,上到官贵,下到贩子走卒,都插花。这个节日一直持续到花谢。
东京汴梁近1万家风月作坊,成为一大税收支柱产业。不仅有女妓,还有男妓。许多落魄的孩子,不思进取,愿意卖肉。这种特殊的风月作坊常被称为“蜂窝”。宋徽宗政及年间,官方发布通知禁止,“男为妓,杖一百,告人赏钱五十贯。女妓不能禁男性?政令逐渐失去了作用。南宋时期,这种风更为严重,临安新门外有一个著名的男妓区。南宋名词作家周密惊呼:“败坏风俗,莫此为什!宋灭后,蜀得织锦工200人被带回北京,安置在丝锦院工作。后来,宋太祖不断吸收江浙、川蜀、湖州织锦工匠,团队日益壮大,形成汴绣,又称官绣、宫廷绣。汴绣融会各派之长,水平攀登顶峰。在宋徽宗的大力倡导下,崇宁四年(1105年)正式成立为刺绣专业的高等院校,类似于今天的职业技术学院。宋朝灭亡后,这种刺绣也被称为宋绣。如今,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但没有汴绣。
宋朝有多繁荣?仅汴梁人口就有15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