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以有食品安全,古人如何管理食品安全?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已经非常完善,对各种威胁公众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有相应的处罚。在古代,人们有这种意识来规范食品安全吗?

在许多威胁健康的事件中,食品安全一直是一个大问题。食品安全丑闻一个接一个地挑战着消费者的底线,包括非法添加、以次充好、农药残留和腐败。在监管方面,政府部门虽然想出了很多办法,但在一定程度上,非法商贩利用了轻罚、松查等现状。事实上,回顾历史,中国历代或欧美国家对食品监管非常严格,许多做法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春秋:13种食物不能吃:

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历史悠久。《礼记》记载了食品交易的规定。当时,食品交易主要是采摘和捕捞农产品,非常重视农产品的成熟度。当时规定:严禁未成熟水果进入市场。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中国传统的食品安全思想体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地提出食品安全理念的人。他在《论语·乡党》中谈到了“十三不吃”的原则,“粮食陈旧变味,鱼肉腐烂,不能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能吃。气味变了,不能吃。烹饪不当,不能吃。不能吃新鲜的东西。肉切得不方正,不能吃。调料不合适,不能吃。虽然席上有很多肉,但吃的量不应该超过米粉的量。酒没有限制,但不能喝醉。市场上买的肉干,不吃。每顿饭一定要有姜,但不要多吃。”

相应地,中国另一套“不干净,吃了没病”的底层社会食品安全观也同样悠久。如“井里蛤蟆酱里的蛆”、“烂果不烂”等观念长期流传,导致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这两种观念已经粘了几千年,各有各的生存土壤。一方面,“货真价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商业道德之一;另一方面,小贩往往不遵守市场规则,制造假冒伪劣商品,食品监管体系也随之发展。

[img]478548[/img]

唐朝:销售毒肉致死处绞刑

汉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品种的丰富,假冒伪劣食品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健康。汉代《二年法》明确规定,肉类因腐烂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的,应尽快焚烧,否则将对肇事者及相关官员进行处罚。

唐代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全面成熟的时期,不仅制度完善,而且法律规定详细,处罚措施严格。唐代法典《唐律疏议》明确规定,故意将有毒肉送给他人或者出售,造成他人中毒的,判处一年徒刑;造成他人中毒死亡的,判处绞刑;如果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未燃烧的有害食品而死亡,食品所有者应当以过失杀人罪论处,并通过赔偿获得减刑;如果他人吃了偷来的肉而中毒死亡,食品所有者也应该承担责任。他必须用棍子打90,以惩罚他不按时销毁有毒肉。

唐代宫廷中还有一套特殊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据《唐六典·内官宫内侍省》记载,朝廷设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尚食局)和监管官员。法律规定,如果不干净的东西混入宫廷食品,责任人将被流放两年;普通人不得随意进出皇家厨房,随意进出的人将受到处罚;如果你不小心把有毒药物和其他东西带到皇家厨房,你将被绞刑。

宋代:行会监督制造假冒伪劣商品

宋代经济空前繁荣,《东京梦华录》、在《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街上餐馆林立、商贩如潮的场景。为了牟取暴利,一些犯罪分子经常在食物中加入沙子或注水来增加重量,还有一些假冒伪劣商品。宋代政府为加强监管,让商人组成“行会”,按行业类别登记。商品的质量也由各行会检查,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估商品的质量和价格。

宋代法律除了检查行会外,还将严厉惩罚腐败食品的销售。《宋刑统》规定,如果卖肉人无意中卖掉变质的肉,导致买肉人食用后中毒,剩下的肉应迅速焚烧。如果不按规定焚烧,棍子应该打90根。如果卖肉人知道肉变质了,想卖给别人,就流放一年;造成他人死亡的,应当绞刑。

宋代茶叶贸易比较发达,造假者也比较多。宋代政府采取“开汤评价”来辨别真假。宋徽宗赵霁在《大观茶论》中记载了这种测试方法。职业监督官员观察茶的颜色、味道、形状和杂质。如果发现掺假,将受到严厉惩罚。

清代:检验抽查制度严格:

清朝的食品安全监管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最科学的时期。我们现在的许多食品安全措施都遵循清朝的做法。清代茶叶市场繁荣,也是造假最集中的领域。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一是核发牌照,谨防假冒。政府向茶商颁发“营业执照”和“注册商标”,并授予出口经营权。政府任命专门的官员对茶叶质量进行抽查,即使茶叶包装与品牌号码不一致,也将受到处罚。

自光绪24年(1898年)以来,中国茶叶外贸出口大幅增加,清政府加强了茶叶质量监管。如果外商来买茶,政府应该抽查产品,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滚水泡茶和化学试验。如果发现产品有问题,则将这批茶叶全部填满。清末,主管部门还制定了茶叶质量标准。有实物标准样品作为比较,使厂家加工有依据;对于销售茶叶的商家,按照标准对样品进行评审和检验,否则将被扣留、填充或焚烧。

一般来说,唐宋时期和以前,因食品安全犯罪的人经常受到严厉的体罚,甚至失去了头脑。法律主要管理人,然后销售产品。明清时期以后,法律将重点转向问题产品,削弱了对人的处罚,反映了执法的科学性和人性化,但不利于从源头上遏制和威慑。

[img]478549[/img]

欧美:扩大权威,防止争吵

和中国古代一样,欧洲国家在历史上也猖獗。在中世纪的英国,石膏、肉类变质、非法添加葡萄酒等问题层出不穷。1860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新的食品法。由于缺乏有效的食品检验手段,食品安全问题长期存在。欧洲食品安全监管逐渐成熟是现代的。

19世纪中后期美国食品安全丑闻频发。牛奶和咖啡混碳在当时很常见。更有甚者,牛奶加甲醛,肉加硫酸,黄油加硼砂防腐。一些肮脏的食品加工厂把腐烂变质的肉做成香肠。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食品药品法》和《肉类检验法》,用于食品安全。然而,这两部法律并没有规定食品标准,这让商家利用了这个漏洞。食品经销商在制作食品时,可以随意添加原料,然后再起一个特殊的名字。1938年,美国国会制定了《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扩大了食品监管机构的权力。此后,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以该法律为基本框架,扩大了执法人员的权威,防止执法松懈和部门争吵,大大消除了食品安全问题。


古以有食品安全,古人如何管理食品安全?古以有食品安全,古人如何管理食品安全?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宋真宗亲手为三个男人戴花有什么暧昧?宋真宗秘史
  • 为什么宋真宗亲自为大臣戴花?宋真宗即将前往泰山封禅,命令中心让陈尧老留在东京,马知节是大都市的巡逻大使。在离开首都之...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