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军队,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相关的历史事迹。
明清战争发生在17世纪早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战争。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辽东战争阶段,2。清关战争3。清朝与南明残余部队的战斗。
[img]478232[/img]
在这三个阶段,虽然后两个阶段重复,但清军的整体实力可以粉碎所有对手,令人惊讶的是,在辽东战争期间,明朝的国力和军事实力远强于清朝(后金),特别是明军配备了大量的火枪、火炮、火箭和其他火器,但为什么还是输了,输了战争?
@ 我们应该知道,在任何时候,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都是人。然后,我们可以比较明清时期辽东的人力。从表面上看,明朝在辽东有8万军队,而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早期,清八旗兵的全部力量不会超过6万军队。
[img]478233[/img]
然而,事实上,由于明朝腐朽的军事家庭和卫生中心制度,辽东明军早已大量逃亡,军队根本达不到实际数量。其余的士兵,即使是编辑的士兵,也受到官员的压迫。许多人成为了他们的租户,很少接受军事训练,这导致他们不熟悉火器,经常在射程外开火,然后陷入混乱。
而且由于大部分收入都是上层拿走的,大部分只能勉强生活,长期处于慢性营养不良状态。天启年间,一位高层巡视辽东后认为“只有2000名士兵能战”,这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第二,明朝只有表面上的物质力量优势。从表面上看,明朝是一个大国,可以使用的力量远远超过后金,但事实并非如此。就明朝军队的主要战斗装备火器而言,辽东边境军队使用的火器充满了大量的劣质商品,甚至许多火枪也经常爆炸。
此外,明军的盔甲远不如后金军强壮。即使在萨尔浒大战中,中路指挥官杜松也戴着腐朽的铁盔,被一箭射中头部而死。将军还是这样。许多明军普通士兵甚至没有像样的盔甲和武器,只能成为“活靶子”。
另一方面,在今天的赫图阿拉老城,我们发现了很多冶炼遗址。可以肯定的是,在后金成立之初,他们就有成千上万的金属工匠从事武器制造,这样八旗兵就建立了“武装到牙齿”的重甲骑兵和步兵部队。吴桥兵变后,明朝甚至失去了火器的优势。松锦战争期间,一些明人哀叹“俘获的炮火远胜于我”。
[img]478234[/img]
明朝在辽东的失败是帝国晚期衰落的“系统工程”。人力匮乏和士兵战斗力低下,本质上是军事制度的崩溃;物质力量的弱点也服务于辽东官僚体系的全面衰落。无尽的腐败和效率低下使各级官员大量财富增加,很少有官员真正被送到前线。清朝处于创业初期,自上而下充满活力,奖惩分明。这样,清军从根本上强于明军,创造了人力物力的优势,明军的失败也不再奇怪。
为什么装备了大量火器的明朝军队总是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