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用粮仓,历代,和平时建官仓,囤粮。这些粮仓通常囤积很多,足以在战争中应付一段时间的消费。如秦末荥阳有敖仓,是一个巨大的粮仓,是各方争夺的焦点。楚汉争霸时,项羽没有取敖仓是一个重大败因,刘邦靠敖仓的供应拖到了最后的胜机。隋末战争期间,洛阳附近的兴洛仓也是如此。据说兴洛仓周长20英里,储存的粮食足以让1000万人吃一年。
东汉未年,大小豪强占山占地为王。他们都有自己的庄园庄丁,失地流民,聚在一起,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大大小小的地主都是自保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武装。当地军阀和州县组织自己的军队形成网络。丁建军与大大小小的强者和地主组成了一个团伙。据州占县称,一方面镇压农民起义,另一方面保护联合防御,其粮食来源由大小地主提供。诸侯和军阀没有组织能力,便掠夺民财自保,对地方造成极大破坏。
[img]476039[/img]
另一点是,当激情澎湃的历史事件发生时,当地的基层制度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运行起来。征税、征收劳动和兵役往往不记录在历史上,而是最正常、最普通、最普通的行为。诸侯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获得一定数量的收入。
那个时代太遥远了,也许我们只能想象,但看看最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看看最近的1942年饥荒,这应该被认为是战争时代的现代翻版。军事食品,除了暴力征用,强大的摊位和抢劫,哪里可能有和平支付的来源?那些诸侯军阀,谁会关心人民的生死?
东汉末年,天灾人祸不断。诸侯的粮食供应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