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宋代官员的退休年龄是多少?70岁还需要为国效力?

与现代健全的退休养老制度完全不同,宋代的退休制度不是很人性化,甚至朝廷成员也不得不在70岁以后继续为国家工作,真正实现了最后的利用价值。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一种说法是“70岁”。宋代官员致仕(即退休)仅限于70岁。与今天的60岁相比,年限非常宽松。但70岁的退休并不是绝对的。北宋时期,一些受到皇帝青睐的“国家大臣”或官员仍然可以在70岁时“安定下来”。

[img]476164[/img]

原来宋代的致仕制度也规定,官员退休时,必须先向朝廷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能解职。个别元老大臣不受70岁年龄的限制。凡因病退休后康复、提前退休、正常退休的人,在朝廷需要时可再次入仕,称为“落后仕”(类似于今天的退休再就业)。这样,一些被皇帝依赖的老臣可能会多次要求致仕而不被批准,而一些在特定时期致仕的“重臣”将再次被授予重要职务。

在这些老年官员中,不乏老当益壮者。推文彦博(1006-1097)是北宋宰相最高寿者,享年91岁。他是四朝重臣(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任将相50年,闻名四夷。文彦博已获准退休,神宗末年(1083年),准备在洛阳安度晚年。哲宗即位初(1086年),当政的司马光重视“宿德元老”文彦博的才华和威望,强烈推荐。就这样,80岁以上的文彦博被授予“平章军国重事”一职,重担重任。他思维敏捷,处理政务井井有条,时人评价他“其综理普通事务,虽精练少年有不如;它贯穿古今,虽有特殊名家不抓”。真宗朝老将范延召(927-1001)更是勇敢不减。咸平二年(999年),北方边防紧张,契丹人南下犯罪。73岁的范延召毅然驾车前往北征。“与(契丹敌兵)作战,斩首2万级,逐北至莫州东30里,斩首1万多人,夺走了数万名老幼,契丹逃走了。”。仁宗朝老将王德用(977-1056)熟悉军中情伪,善于恩抚下属,“多得士心”。他的名震边塞,为契丹(辽国)所忌。至和元年(1054年),78岁的王德被授予枢密使重职,监督全国军事事务。到了两年(1055年),契丹使者来访,称赞宋廷“以公(王德用)典枢密为中心,以富公(富毕)为中心,将相互得人”。

[img]476165[/img]

多年来,70多岁的官员仍然被朝廷重用,他们的经验和智慧被视为国家的财富。君主们经常对这些老臣给予特殊的礼貌,因为年龄和健康因素不容忽视。比如上面提到的文彦博,元佑元年(1086年)拜太师、平章军国重事时,已经81岁了。他被授权“六日一朝,一月两经”,后来改为“十日一去都堂,一月一经”,可以保证政务参与决策。两朝重臣吕公在元佑三年(1088年)拜司空、同平章军国事时,也已71岁,被特许“一月三去经宴,二日一朝”;不拘时间进出;常行文件免签;不要建府第,许执政到议事”等等。枢密使张升70岁时“请老”(申请退休),英宗极力挽留,声称“太尉勤劳王家,能快速前往?特许他“五日一至枢密院”,还免除了他与皇帝见面时复杂的礼仪“进见不跳舞,受赐不跪”等。

不谈筋骨为能的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70岁的老人是政府的重要职位,经常要面对这么多繁重的事情,要妥善处理真的很难。仁宗朝老臣陈尧佐拜相时已75岁,在这个“佐天下,总百官,平平政,事事无不统”的重任中,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此外,同时拜相的王随(65岁)正在“起诉疾病”(请假在家养病),导致政府积压,“事情不多”。当时,人们嘲笑“中书番(宰相议事机构)是一个病房”。最后,他们都被解雇了。接替他们职位的张士逊是第三次拜相,也是75岁。与前两次经历相比,此时他已经老了,但又偏逢多事之秋。当时,政府决定将战士精简为禁军。战士们不满意,并在首都与家人一起抱怨抗议。“张士逊方朝,马惊堕落”。幸运的是,他只是害怕,没有伤害他的肌肉和骨骼。皇帝允许他“五天一朝”。但劝官们不放过他,纷纷上书,弹劾他“无所建明”、“政府养病之地邪”等等。张士逊坐立不安,决定退出政坛,连续七次上书“请老”,最终获准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享受86岁。

可怜的一些“栖德”老臣,被皇帝依赖,疲惫不堪,整天被政府机关纠缠,辛苦工作,“死”。两朝元老向敏中(949-1020)担任主要任务30年。“时代以重德为目的,以主为礼。因此,尽管他病倒了,但他最终不会感谢(退休)”。他在72岁时死于首相的任命。哲宗初年,老臣孙固(1016-1090)屡请致仕,太皇太后真诚地留住了“清,先帝在东宫时的老臣。今帝新听政,勉留辅导;或者身体不安,可以拿文件治家”。孙固得此知遇之恩,不方便再提请仕之请,只好“强起视事”,又忙了两三年,75岁死于任职。宋神宗在位期间,重视守边大臣的选拔。老大臣孙绵被授予边境重职。可怜71岁的他,因为年纪大了,受不了长途跋涉的苦,死在了上任的路上。

孔子曾经说过:“我十有五,志于学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迷茫,五十而知命运,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70岁的老人已经完全成熟,进入了人生的另一个高级阶段。多年积累的经验受到年轻一代的高度赞扬,有必要咨询一些关键问题;同时,“70岁的生活是罕见的”,这是一个超越物质欲望、名声和财富追求、回归自我、照顾自己的阶段。而且两者的协调并不容易把握,北宋老年官员的荣耀与尴尬恰恰说明了以上两点,给后人以思考与启发。


宋代官员的退休年龄是多少?70岁还需要为国效力?宋代官员的退休年龄是多少?70岁还需要为国家效力

,,,,,,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

  • 宋真宗亲手为三个男人戴花有什么暧昧?宋真宗秘史
  • 为什么宋真宗亲自为大臣戴花?宋真宗即将前往泰山封禅,命令中心让陈尧老留在东京,马知节是大都市的巡逻大使。在离开首都之...

  • 赵光义是怎样成为皇帝的?宋太宗继位之谜
  • 赵光义的真名是赵匡义。后来,他改名为赵光义,因为他避开了他的兄弟宋太祖。在他的兄弟中,除了早逝的人,他排名第一。他比...

  • 出身武官的枢密使狄青:宋代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例子
  • 五代君主,如后唐明宗,后唐废帝从柯,后周太祖,都是军队拥立的。当时,军队几乎形成了建立皇帝的习惯。回顾这种习惯的来源...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