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刘备的战争,
与刘备的长厚近似伪,诸葛亮多智而近妖——鲁迅
在评论诸葛亮时,鲁迅先生认为《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的智慧已经被妖魔化。事实上,尽管诸葛亮在历史上表现出色,但他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夸张。例如,历史上的诸葛亮有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军事能力。
[img]474208[/img]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论诸葛亮:“然而,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不是其所长!”
这意味着诸葛亮在北伐期间连续几年没有成功,所以他在军事指挥方面有缺点。阅读《三国志》后,不难发现刘备在世时几乎从不带诸葛亮出去打仗。他唯一一次主动召集诸葛亮也是在庞统去世的。在攻击蜀国后,他不得不寻求诸葛亮的意见。
刘备不带诸葛亮打仗,不仅仅是“先知兵”。最重要的是,刘备狠辣的眼光已经看到了诸葛亮真正适合的岗位。这个职位可以是后勤,也可以是百官之首,但绝对不是军事指挥官。
[img]474209[/img]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绝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否则刘备不会三顾茅庐,咨询世界大势。然而,诸葛亮的能力大多在后勤、招聘和管理刘备方面。他甚至帮助刘备找到人才,为他制定战略,规划世界大势,但不包括领军。这就是为什么刘备从不带诸葛亮去打仗。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出门,梁常守成都,足食足兵。”意思是刘备平定西川后,把成都作为大本营,让诸葛亮一年四季守卫,然后带兵出征,从不担心兵粮和兵力。
[img]474210[/img]
这份历史资料透露了两个方面:一是刘备不带诸葛亮打仗,专门让诸葛亮管理后勤,二是诸葛亮管理后勤,这样刘备就不用担心战争中最重要的士兵和食物了。这表明,首先,刘备绝对信任诸葛亮,其次,他相信自己的愿景,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物流管理人才。
事实上,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政治人才。他在隆中与管仲乐毅相比,统治军队是他的优势,足智多谋,理性,优于将军。从刘备的各种措施可以看出,关羽被杀后,刘备急于报复,但他仍然没有带诸葛亮。如果诸葛亮真的是一个军事天才,刘备怎么能不带这个智囊团去报复呢。
[img]474211[/img]
刘备死后,诸葛亮终于有机会领导一支军队,但他的记录并不是很好。五次北伐只赢了一次,其中第二次北伐也被郝昭挡在了陈仓,不仅失败了,而且还返还了劳动和人民的损失。
当然,刘备能如此准确地看到诸葛亮的关键是诸葛亮的个性特征。诸葛亮的军队很谨慎。他不好奇。著名的空城计划和草船借箭完全是罗贯中强加给他的。事实上,以诸葛亮谨慎的性格,他根本不会做这样的冒险。就连魏燕提出的子午谷也太冒险了,被诸葛亮拒绝了。
[img]474212[/img]
但行军战争不仅仅是靠积极的力量,有时还要辅以奇谋。《孙子兵法》的精髓在于“奇正相佐”。
“势篇”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因此,善出奇的人,无限如天地,无穷如江海。”
诸葛亮盲目追求稳定不会犯大错误,但很难取得大胜。刘备本人就是一名军事大师。他指挥了正史上的火焰博望坡。因此,他带领军队追求“奇正结合”的理念。诸葛亮盲目追求稳定的理念与他不符。因此,他宁愿带着擅长诡计的法正庞统也不愿带着诸葛亮。
[img]474213[/img]
我不得不说,刘备没有理由取得伟大的成就。事实上,诸葛亮坐在后面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在刘备获得固定的大本营之前,他并不缺少凶猛的将军和顾问。他缺少的是军队和食物。因此,诸葛亮在后面帮助他筹集军事食品和士兵,这比和他一起战斗要好得多。在了解了真相之后,我知道刘备的皇帝智慧和残酷的愿景是多么重要。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如何? 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去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