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风流:不仅阮籍的肆意和王羲之的书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是一部混乱动荡的合并史。《三国演义》一开始写道:“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分久必分。”正是写出那段历史的本质。
在文学界,南北朝一直被称为“文人自觉觉醒的时代”。文人的性格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如王羲之、竹林七贤等。
今天,让我们来谈谈这两个竹林七贤,阮籍,季康。
阮籍,世称“阮步兵”,年轻时热爱儒家思想,羡慕古代道德高尚的人。当时曹爽和司马懿暗斗,太尉蒋济逼阮籍出山辅政。然而,阮籍敷衍了事,几天后就辞职了。这一次,他彻底告别了朝廷。
我们对阮籍的第一次了解大多是从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话:“阮籍猖獗,怎么能哭到尽头呢?”我知道。学者们总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一种不为世人所知的孤独。
阮籍常一个人开车,肆意跑,出门就让马车跑,也没有规定路线,走啊走,走到前面没路,便停下车,大哭一场,悠闲地回来。
阮籍写诗:“晚上睡不着,起坐弹鸣琴。薄窗鉴明月,微风吹着我的心。孤鸿号外野,香鸟鸣北林。徘徊会怎么样?悲伤和悲伤。”字里行间有一种神秘的含义。东晋名士尚玄学,以善于谈玄学者为尊。
[img]473880[/img]
但阮籍不屑于彻底研究这些理论,更多的“玄”是自己所做的“玄”,只是酒、诗、书、琴。
东晋名人喜欢吃“五石散”,而食物则有成仙的幻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毒品”。“五石散”吃完后皮肤会变得非常敏感,所以名人穿宽袖长袍,悠闲而神秘。想想王羲之《兰亭序》中写的“曲水流”的盛况,也算是“仙游”。
但如果你真的把它放在今天,恐怕它会被视为一群神经病患者,通常会被世界大喊大叫和责骂。更不用说阮籍这样的“浪漫”人了,恐怕他会被世界所不承认。然而,阮籍似乎不在乎这些。他应该哭,喝酒。
季康喜“老庄之学”,追求宁静自然的生活。
当时掌权人司马昭亲自聘请他入仕。全世界人民的名字都成了他的负担。他毅然跑到河东县的山里躲了起来。这还不算。同样是“七贤”的山涛入仕后,他还愤怒地写了一本《与山巨源的绝交书》。“妻子认识对方,知道自己的天性,所以帮助对方。”他赤裸裸地表达了“道不同,不寻求对方”的决心。
[img]473881[/img]
这是一场大灾难,从此与司马氏成为敌人。
然而,吕安的家人参与了让季康真正死去的事情:季康的好朋友吕安的妻子徐被吕安的兄弟吕迅强奸。吕安很生气,想起诉吕迅。季康与吕迅、吕安兄弟有联系,建议吕安不要揭露家庭丑陋,以保护家庭的声誉。然而,吕迅害怕报复,所以他先发制人,但诬告吕安不孝,使吕安被政府逮捕。季康非常生气,站出来为吕安作证,所以他激怒了司马昭。
此时,与季康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季康。司马昭愤怒地下令处死季康和吕安。司马昭是个恶棍。这只是一张脸。如果普通人等着道歉,他应该成为一名官员。司马昭为什么要冒着世界的风险杀死一代名人?
当时,值季康行刑,太学院3000名学生请愿,跪在刑场上。
季康无怨无悔,要了一把古琴,以《广陵散》告终。时间是40岁。也是这件事。司马昭千古骂名更真实,人心所向,但世界上有多少人为了不死而请愿?然而,尽管季康敢于面对权力,但他不敢让他的孩子面对权力。他终于把孩子托付给了山巨源。季绍最终成为了晋朝的一代著名大臣。
古人第一天团:[竹林七贤]分别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