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农民起义声势浩大。谁拉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邱甫。邱甫起义后,唐代各地掀起了一场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邱甫起义后有庞勋起义,庞勋起义后有王仙芝起义,王仙芝起义后有黄巢起义。
[img]470894[/img]
裘甫金像
浙东邱甫是拉开唐末农民起义序幕的人。唐代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八道,浙东属于东南八道。邱甫是一个卖私盐的小商人。面对唐政府的严厉捐赠和重税,邱甫选择了起义。
邱甫于859年12月率领数百名农民在象山起义,一举征服了该县。起义军在山县桐柏山遇到了唐军。唐朝军队败北,起义军进入山县。进城后,邱甫开了一个府库来帮助穷人。许多穷人加入了邱甫的团队,他的团队发展成千上万的人。
面对邱甫起义的巨大势头,唐朝政府派出了王式作为浙东观察使。王式指挥几支军队围攻邱甫起义军,聚集流放在江淮地区的维吾尔人和吐蕃人,将他们编成骑兵,并以浙东地主武装为先锋。
邱甫虽然是拉开唐末农民起义序幕的人,但不善于运筹帷幄。他的副将建议他以越州为中心,攻占越州,向四面八方发展。邱甫犹豫不决,错过了机会。最后,王式带领的军队抵达越州,从越州分兵,反击邱甫的农民起义军。邱甫军最终失败,邱甫在长安就义。
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唐朝末年,持续了25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之一是提出了“平等”的口号。平均是平均分配资源,包括土地、税收等。在唐朝末年的政治腐败中,中央政府有宦官,地方政府有藩镇分离,农民受到压迫。因此,农民迫切希望国家资源能够平均分配。
[img]470895[/img]
唐末农民起义的第二个特点是农民军作战的流动性。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中著名的起义。黄巢在山东起义,然后去安徽,进入江西,然后南下广州,最后回到中原征服长安,在此期间转战了大部分中国。
唐末农民起义军的流动性在于,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不够强大,无法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在唐代,城镇是分离的,城镇之间没有协调,这使得农民军能够在城镇之间的裂缝中生存。
小商人和知识分子混合在农民阶级是唐末农民起义的第三个特征。唐末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小商人的出现,但他们受到了官僚的干扰,这使得一些小商人加入了农民军。黄巢在起义前是一个卖盐的小商人。
唐末农民起义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它充满活力,但最终失败了。唐末的土地合并和严格的税收捐赠使农民讨厌唐朝,所以一支农民军可以在起义时得到许多农民的回应。农民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唐朝的附属城镇代表了大地主的利益,他们将共同打击农民军。
唐末发动起义的人有哪些?都是怎么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