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古装剧《燕云台》火了一阵子。说实话,今天的银幕上很少有能以辽为背景的古装剧。与中原王朝的历史相比,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国历史更加陌生。看这部剧很难。
比如剧中经常提到的太祖三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剧中的人物经常提到这句话?
[img]470054[/img]
所谓太祖,是指辽国开国之君耶律阿保机。三个太祖指的是他的三个儿子。自从耶律阿保机成立辽国以来,争夺权利的事情层出不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原妻子陈律氏有三个儿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小儿子耶律李胡。
耶律倍是长子,也是深受耶律阿保机喜爱的儿子。他很早就被立为王子了。但是述律氏不太喜欢长子。耶律倍是一位热爱汉化的王子。他博学多才,汉化程度很高。当时,辽国刚刚成立。如果耶律倍继承王位,将进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这对新成立的契丹民族来说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img]470055[/img]
述律氏是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女人,他最爱的是小儿子耶律李胡。耶律阿保机死亡时,耶律李胡才十几岁,尚未成年,耶律李胡残忍,真是尴尬。
早在耶律阿保机活着的时候,就对三个儿子进行了各种观察和考验。耶律倍和耶律德光的表现让他们非常满意,但耶律李胡的表现让耶律阿保机非常失望。然而,叙律氏只有两个成年儿子不选择。他必须把不受欢迎的小儿子耶律李胡推上王位。
[img]470056[/img]
不幸的是,耶鲁李胡真的是个失败者。不管陈鲁如何操作,都没有人支持他成为继任者。没有办法。陈鲁不得不妥协,让他的第二个儿子耶鲁德光继承王位。这是后来的辽太宗。耶鲁倍原本是王子,应该顺利继承王位,但他母亲不喜欢,错过了王位。他不想挣扎太多,所以他主动辞去王位,把王位给了他的兄弟。
[img]470057[/img]
回到封地东丹国的耶律倍并没有停止生活。虽然他的弟弟耶律德光成了皇帝,但他对他特别警惕,派人去东丹国监视耶律倍。无奈的耶律倍不得不投奔当时的后唐政权,然后去异国他乡。如果没有问题,大辽的王位会在耶律德光传下去,但事情又有了转机。
[img]470058[/img]
耶律倍客死在异国他乡,这让辽太宗耶律德光感到内疚。毕竟,他的王位是从他哥哥那里抢来的,他强迫他哥哥离开,最后死在后唐。耶律德光特别爱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
公元947年,辽太宗在灭亡后返回晋朝的路上突然死亡。大辽再次面对王位的变化。此时,辽王室的宗族认为耶鲁阮是最合适的候选人。毕竟,王位应该是他父亲耶鲁倍。如果叙鲁干预接班人的选择,她也会选择耶鲁李胡,这是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
因此,在辽太宗棺材送回上京的路上,耶律阮在宗室成员的支持下继承了皇位,即辽国第三代皇帝辽世宗。皇位终于回到了耶律倍手中。
[img]470059[/img]
当然,一向强大的述律氏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他派耶律李胡带领军队与耶律阮作战。然而,耶律李胡并没有利用任何东西,辽国的宗室也不想再陷入内乱。因此,在德高望重的宗室成员耶律屋质的调解下,双方退役。述律氏只能接受耶律阮继位的事实。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耶律阮在耶律察的叛乱中被杀。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长子耶律静带领军队平叛。最后,他继承了王位,辽国的王位回到了耶律德光的手中。
[img]470060[/img]
有辽朝一代,王位继承在耶律倍和耶律德光手中。虽然耶律李胡得到了母亲的支持,但他一直错过了王位,没有人能坐在辽皇帝的宝座上。
虽然耶律德光可以继承王位,但在述律的迫使下,他不得不将耶律李胡作为皇帝的兄弟。耶律李胡等待耶律德光死去继承王位。出乎意料的是,他在路上杀死了耶律阮,抢走了自己的皇帝王位。想象一下,他能愿意吗?在《燕云台》中,耶律李胡和他的儿子耶律喜隐一直不愿意造反夺取王位。
[img]470061[/img]
在辽穆宗统治期间,耶律李胡和他的儿子耶律喜隐谋反。耶律李胡被辽穆宗判刑,随后被囚禁而死。然而,辽穆宗赦免了耶律喜隐。幸运的是,耶律喜隐脑后有反骨。从那以后,他多次参与谋反,最终被辽景宗杀害。
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但皇室内部的权利斗争不亚于中原王朝。在整个辽代,王位的顺利过渡很少发生。几乎每一次王位的变化都伴随着斗争和杀戮。为了争夺王位,父子兄弟、叔叔和侄子互相争斗。难怪人们说无情是皇室。
参考资料:辽史。
作为辽太祖的长子,耶律倍是辽太祖的长子 为什么耶律倍没有继承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