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永乐三年(1405年)6月15日,明成祖朱迪派三宝太监郑和带领一支庞大的远洋舰队南下西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壮观、最神秘的航海之旅。郑和船队建在南京龙江码头,集结在江苏太仓刘家港,正式锚定到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两年后,郑和船队将诸国朝贡使者带回明朝,郑和下西洋的第一次行动圆满结束。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

郑和船队在完成第一次远洋任务后,于1407年、1409年、1413年、1417年、1421年前往西洋,前往爪哇、印度、非洲角落和霍尔木兹海峡,沿途参观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船队的“宝船”是一艘长135.3米、宽56.7米的九桅平底帆船。小人物是五桅平底帆船,长54.8米,宽20.7米。整个船队大约有2.7万名水手。值得一提的是,同时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还没有开始。郑和船队在150年后出现的西班牙无敌舰队,无论是船的大小、技术水平还是船的数量。

[img]469717[/img]

朱迪在位期间派郑和去西洋六次,出航次数可以说是非常频繁的。然而,郑和去西洋的目的却成了一个谜。今天,人们仍然不知道朱迪为什么要派郑和去西洋,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在“靖难之战”之后,建文帝神秘失踪,这成了朱棣心中最纠结的事情。毕竟他的王位是建文帝夺来的,只要建文帝的最终结果不确定一天,他的皇位就不能完全坐稳。因此,当他听到建文帝逃往国外的消息时,他派郑和带着一支庞大的舰队去寻找。然而,这种说法有一个“硬伤”: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有死,他可以在中国找到一个隐居的地方。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在如此庞大的国家找到一个人几乎是一样的,没有必要逃到国外。国外生活不熟悉,语言不相通,外面发现的风险更大。而朱棣直到1421年仍派郑和出航,此时建文帝早已对他没有任何威胁,寻找建文帝的说法站不住脚。

事实上,《夜读史书》认为,朱迪之热衷于派郑和到西洋,其主要目的是向周边国家宣传明朝是世界的中心,扩大朝贡制度,创造世界共同主义的形象,以证明他是最合适的王位继承人。用现在的话来说,郑和到西洋的目的是“软实力”的输出。

朱迪一生都受到王位合法性的折磨。他在位期间的许多重要决定实际上是为了证明他的能力和获得王位的合法性。为了实现这一点,他毫不犹豫地派郑和带着庞大的舰队前往中国到非洲,并将明朝的国威传播到沿线国家。“威德遐想,四方宾服”这两句话对朱迪生活成就的评价在郑和下西洋确实名副其实。

[img]469718[/img]

不幸的是,郑和下西洋本可以开启明朝的海上霸权,但明朝皇帝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频繁的海上航行并没有为明朝夺取领土或资源,而是带回了为中国威望的抽象结果。

1433年,在明宣宗朱瞻基执政期间完成最后一次郑和下西洋行动后,明朝的海洋探索行动完全终止。从那以后,明朝的航海能力越来越差,以至于到了明朝中期,就连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也很难对付,所以明朝的航海史就变成了一个生锈的铰链。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

  • 明世宗统治的嘉靖年间有何表现?他在位多少年
  • 明世宗嘉靖帝是明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名叫朱厚熜。朱厚熜公元1507年出生于湖广布政司安陆州。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的第二个儿...

  • 胡蓝之狱看朱元璋的残忍:明太祖朱元璋的极端统治
  • 朱元璋起自微寒,做了皇帝以后,能够不隐晦他的出身,显示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信心。但是,他的微寒身世和残酷斗争的经历,...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

  • 揭露明朝徐达的死因:为什么墓碑比朱元璋高?
  • 徐达一生中留下的最大谜题是他的死。这样的版本是众所周知的。据说朱元璋成为皇帝后,害怕开国功臣会抢走他的天下,于是他下...

  • 建文帝朱允炆最后结局如何?建文帝是怎么死的
  • 关于朱允炆的结局结局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与他的皇后一起被烧死在皇宫中。当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皇宫,宫...

  • 揭示中国古代佛教传承的推动者:佛教皇帝
  • 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的王子。他看到了世界上的苦难,最后出家修道。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早期在上层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