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曙也非常重视阅读和书籍的编写和整理。在治平的第一年(1064年),司马光为赵曙写了一张历年图,赵曙对此大加赞赏。
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赵曙同意司马光聘请助手成立书局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请求,并指示书局设在崇文院,特别允许其借用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历史馆、吉贤院、秘书馆的书籍。不仅如此,赵曙还批准为皇帝提供特殊的笔墨和丝绸,分配特殊资金,为书局人员提供水果和蛋糕,并调动宦官服务。赵曙的指示大大改善了司马光编写史书的条件,从一开始就为编写《资治通鉴》的宏伟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为了报答赵曙的知遇之恩,司马光在漫长的19年里,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资治通鉴》的巨大编纂上。
[img]467839[/img]
韩琦、欧阳修等人推荐了20人作为应馆阁,英宗命令全部召试。韩琦等人开始认为选择的人太多了。英宗说:“既然我想让你推荐,我怎么能从中选择太多的人?”由此可见,英宗努力工作,努力工作。他大胆改革了旧的选拔制度,甚至比当时劝说英宗改造的欧阳修等人走得更远更快。
不仅如此,英宗还非常重视书籍的编写和整理。在治平的第一年,司马光为英宗写了一张历年图片,英宗非常欣赏它。经过三年的治平,司马光根据《史记》写了《通志》八卷,大约是后来《资治通鉴》的前八卷。英宗充分肯定了这一点,鼓励司马光继续编写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手稿,并在书写完成后颁发新的标题。
[img]467840[/img]
他还同意司马光聘请助手并组织书局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请求,指示书局设在崇文院,特别允许其借用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历史馆、吉贤院、秘书馆的书籍。崇文院是北宋国家图书馆,下设秘阁和三馆,三馆为昭文馆、史馆、集贤院,这些都是皇家藏书场所。秘阁收藏特别精品,包括三馆挑选的万卷珍本,以及皇帝收藏的古董和墨迹。龙图阁、天章阁是太宗、真宗的纪念馆,除了两人的真迹、文集外,还有书籍、经典等重要文物。不仅如此,英宗还批准为皇帝提供特殊的笔墨和丝绸,分配特殊资金,为书局人员提供水果和蛋糕,并调动宦官服务。英宗的指示,极大地改善了司马光编写史书的条件,使编写《资治通鉴》的宏伟事业从一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后盾。为了报答英宗皇帝的恩情,司马光在漫长的19年里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资治通鉴》的巨大编纂上。应该说,史学巨大的《资治通鉴》的最终编成也有英宗的功劳。
为什么宋英宗赵曙要让司马光编《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