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有许多女性英雄。乔、孙尚香和黄月英都是著名的女性。以下是三国时期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女性。她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她是蔡文姬。
她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命运悲惨,一生三婚;她善于诗赋,精通音乐,却流离失所,尝尽苦难;她的《胡佳十八拍》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她的《悲愤诗》对古代叙事诗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她的书法作品被宋代《春华阁帖》收录。她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文姬。
[img]467215[/img]
一、书香门第出才女
蔡文姬,著名的燕,她的父亲是东汉著名的作家、书法家、音乐家蔡勇。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幸运。
蔡勇通经史,善辞赋,擅长书法,擅长音乐。在父亲的影响下,蔡文姬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博学能文,善诗赋。三国时期,丁伯赋在《蔡伯赋》中描述道:“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在中国的二八岁时,披邓林的新鲜。明六列的尚致,服女史的语言;参加法庭的明训,才明悟而通云”;蔡文姬在《后汉书·烈女传》中被称为“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后汉书》还记载了蔡文姬的文化素养。蔡文姬离乱归汉十几年后,有一次曹操问蔡文姬:“闻夫人家先多坟,还能记得吗?文姬说:“昔亡父赐书4000许卷,流离涂炭,无存者,今读,裁400多个耳朵。后来,蔡文姬用记忆默默地写了400篇古文,没有错误和遗漏,赢得了曹操的尊重和赞扬,显示了他非凡的记忆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图)清代画家李坚画《文姬思汉图》
蔡文姬除了文学素养高外,还精通音乐,造诣深厚。《后汉书》李贤在《儿童传》中引用刘昭说:“永夜鼓琴,弦绝。第二弦:第二弦。勇说:偶得之耳。所以断了一弦问之,燕说:第四弦。并不差谬。蔡勇弹钢琴时不巧弄断了琴弦,在隔壁的蔡文姬立刻就能听到第二根弦断了。蔡文姬不同意,故意弄断了另一根弦,并准确地指出这是第四根。可想而知,它的音乐水平可以达到听音知断弦的地步。
他继承了父亲几乎所有的才华,所以韩愈称赞“中郎有女人可以传业”。可见蔡文姬真的是出身名门,知识渊博,大家闺秀,淑女。
二、自古红颜多薄命
但遗憾的是,蔡文姬一生的悲惨是因为生逢乱世。
蔡文姬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她的父亲蔡勇因写信攻击政府而被流放,蔡文姬也和父亲一起过了12年的流亡生活。直到权臣董卓当政,拜蔡勇为左中郎将,生命才暂时安定下来。十六岁时,蔡文姬迎来了她的第一次婚姻,嫁给了魏仲道。卫仲道出身河东大族,熟读经史,两人真是才女貌,琴瑟和鸣。但从此,不幸接连降临到蔡文姬身上。结婚一年后,丈夫魏仲道因病去世,郁郁寡欢、欲哭无泪的蔡文姬不得不回娘家。哀悼丈夫的眼泪还没有擦干,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董卓被杀后,父亲蔡勇也被杀。
命运是如此的无情,以至于一个软弱的才女遭受了如此的打击,但痛苦还远远不止。蔡文姬遭受了失去丈夫和父亲的痛苦,经历了战争的流亡。兴平年间(公元194-195年)
年)天下大乱,匈奴趁机掠夺中原,蔡文姬与成千上万的人一起死亡。无家可归,无路可走,我们可以想象蔡文姬是多么的软弱,多么的绝望和凄凉。但灾难并非单行,在流亡期间,蔡文姬再次被“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匈奴俘虏。毕竟满满的才华抵不上匈奴锋利的弯刀,曾经的故乡只是泪流满面的模糊形象。蔡文姬的悲剧,其实是时代与战争的悲剧,是中原的软弱,只有无辜的人受苦流泪。
让我们有点高兴的是,南匈奴左贤王钦佩蔡文姬的美貌和才华,并把她强迫为妻子。在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地方,蔡文姬住了12年,生了两个孩子。她的青春埋葬在悲伤和愤怒的沙漠中,她独特的才华无助地隐藏在悲伤中。
三、千古绝唱洒血泪
13年(208年),建安统一了北方曹操,错过了与自己“管理好包”的蔡勇。当他得知女儿蔡文姬还在匈奴时,他派大使用大量资金赎回蔡文姬。蔡文姬在残酷的选择中抛弃了丈夫和儿子,独自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家乡后,在曹操的个人安排下,蔡文姬后来嫁给了屯田队长董,开始了她相对稳定的第三次婚姻。
多年的混乱,无情的岁月,已经褪去了蔡文姬的青春和外表,抛光了一个有才华的女人的尊严和骄傲,但未能埋葬蔡文姬的才华。蔡文姬回到汉朝后,哀叹自己的命运不幸,想到与孩子的骨肉分离,忍不住悲伤,在温柔的心中,但无助的情况下,写下悲伤忧郁,动人的心,流传千古的“胡佳十八拍”。
[img]467216[/img]
(图)文姬思汉图立轴
“胡佳十八拍”字字滴泪,每次读都引起共鸣,不忍读完,只好掩卷长叹。在《第四拍》中,她唱出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乱世发出了怨恨:“无日无夜不思乡土,禀气含生喜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人无主,只我薄命Xi没有军俘。“在《第八拍》中,她想起了自己坎坷的命运,发出了“为什么不看到我独自漂流,为什么上帝有灵魂,为什么我在世界各地”的千古哀叹;在《第十六拍》中,她想起了母子天各一方,忍不住肝肠寸断:“十六拍Xi很迷茫,我和儿Xi各一方。日东月西相望,不得跟随兮空断肠...
蔡文姬还写了两首《悲愤诗》,描述了她的悲惨经历。第一首五言诗中写着母子分离的情景,“儿前抱着我的脖子,问母亲的欲望是什么。人言母当去,怎么会回来还时?阿母常仁慈,今天为什么更不慈?我还没有长大,奈何不顾思考”,读起来让人泪流满面。在第二首七言诗中,我描述了自己当时的痛苦心情,“心吐胸怒,欲舒气恐彼惊,含泪沾脖子”,真是泪流满面,难过不已。
[img]467217[/img]
(图)清代画家周慎堂绘《文姬踏歌图》
蔡文姬的作品,展现了诗人的生命和血泪,正因为如此,她的悲伤也深深地感染了后人。唐代诗人李琦听到胡佳曲时,不禁感慨道:“蔡女昔造胡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泪流满面,汉使断肠归客。宋代诗人徐钧发表了一篇文章:“这辈子已经分了老沙尘,谁把黄金赎得体。十八拍佳气愤,说明薄命是美人”的叹息。明代陆时雍感叹道:“读《胡佳吟》,能使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的人怀抱。”
苦难和不幸使蔡文姬获得了创作的源泉,给后人留下了杰作;成就和才华使蔡文姬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一切都随着历史的尘埃逐渐消散。只有那首千古绝唱《为什么不看我一个人漂流》,依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时断时续,如哭如哭,让人心酸难过!
《胡佳》哭血独飘,《悲愤》含泪人断肠!
蔡文姬出身显赫,为什么她的命运很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