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曹丕四友之一的吴质是什么样的人?

曹丕在被任命为王子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大臣的帮助,其中四人与他有更多的联系,被称为曹丕的“四友”。他们是司马懿、陈群、吴质和朱硕。然而,这四个人在三国时期的名声却大不相同。司马懿不用说,他不仅是魏国后期的支柱,也是西晋的先驱;陈群在魏文帝时期被任命为镇军将军。他是曹丕和曹睿时期的四位将军之一,有权独立开放政府。然而,另外两个没有这样的荣耀。与前两个相比,他们的名气要小得多,尤其是朱硕,他甚至没有留下传记。要说这个吴质,虽然也有权利和待遇“振威将军,假期都督河北军事,封侯”,但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这个吴质是什么样的人!说到帮助曹丕成为王子,最大的贡献就是吴质。曹丕是文人,吴质也被称为“才学通博”,所以他和曹丕有了更多的交往,但为什么吴质不是很有名,军事职务也没有达到将军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文章。

[img]462813[/img]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吴质为曹丕作为王子所做的两件具体事情:

当曹操计划选择王子时,丁的兄弟试图在曹操面前说曹植的好话,杨秀直接给曹植通风和建议,曹操几乎要把曹植当作王子。曹丕很着急,就用车里装着废弃的竹篮把吴质拉到宫里商量。这件事让杨修知道了,于是向曹操报告,但曹操还没来得及审问核实。曹丕非常害怕,告诉吴质。吴质说:“这有什么可怕的?明天你会继续用竹篮把布丝拉进宫里迷惑他们。杨修必须再次报告。魏王也会派人审问核实结果,但如果没有得到验证,他会因诬陷而受到惩罚。曹丕按照这个方法做到了,杨修果然上当了。

有一次曹操要带兵出征,曹丕和曹植一起送到城外,父子临别时不禁要说几句话。曹植所说的是曹操的功德,出口成章,让一行人都很佩服,曹操也很高兴。曹丕失望若失,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比不上曹植。吴质对他说:“王就要上路了,流泪就行了(不用说话)。“分手时,曹丕哭着跪拜,曹操及其左右都感慨叹息。所以大家都认为曹植的话华而不实,不如曹丕真诚。也就是说,曹丕在情感上得到了加分。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大多数其他老大臣对曹丕说得很好,吴质的建议相当于为曹丕做具体的事情,也就是说,他直接是曹丕小组的人。那么,为什么吴质不如司马懿陈群出名呢?应该有一些原因:

出身不行

吴质字季重,兖州济阴郡(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西北)人,出身贫寒,直至成为官员。“他的国家仍然不以他的名字命名”,也就是说,他不把他当成名人。与司马懿和陈群不同,司马懿是四代高官,而陈群的祖父是太守,父亲是大红路。这种背景是吴质无法比拟的。也许我们今天的人不会这么认为,但东汉和三国时期注意到了这一点,更不用说文官了,也就是说,有多少将军出身贫寒?

资历不行

由于缺乏显赫的家庭背景,吴质只能从底层做起,先任命朝歌县长,后任命元城县长。当曹丕称帝时,吴质才被任命为北中郎将,后来又升为振威将军,封侯。换句话说,吴质在曹操时期的官职较低,这与司马懿和陈群不同。他们在曹操时期的官位很高,不仅积累了成就,而且积累了人们的期望。封建社会的官场是一个注重资格的地方。在每个人都有背景的情况下,资格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曹操时期这么多有功劳、有能力的大臣还在的时候,即使曹丕再次重视他的吴质,如果他想升职,他也必须等到官位有空缺。此外,还有很多人帮助曹丕继位,而不仅仅是他们四个。@ 曹丕可以非常重视吴质,给他“假期,都督河北军事”的特权,但没有办法给他一个更大的将军职位。振威将军以上还有征地、镇将军,离将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封建社会也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官位低,自然声誉低。而且曹丕只当了七年皇帝,这个吴质官位从来都不是很高。魏明帝时期,吴质终于成为侍中,但今年又去世了。

为人不行

吴质不能成为高官,个人性格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不能做人。吴质年轻时专门巴结权贵,却不与本郡人交朋友,这也是本郡人不原谅他的原因。当曹丕成为皇帝时,吴质依靠皇帝的恩宠,更是飞扬跋扈,目空一切,就连曹真这样的曹氏宗亲也敢戏弄。《质别传》记载:黄初五(公元224),吴质入京朝圣。魏文帝曹丕为了拉近吴质与将军的关系,让上将军和特进以下将军在吴质住所举行宴会。喝得开心的时候,吴质叫了一些表演节目的优者(演滑稽戏的人),特别说人又胖又瘦。那时候,曹真很胖,而中国领军朱戬则很瘦,吴质这样做,无疑是对两人的羞辱。曹真作为皇室贵族,感到羞愧,非常生气,对吴质说:“你想见见我吗?“曹洪、轻车将军王忠也在批评吴质。曹真更生气了,说:“这位优雅的人敢轻易脱身离开,我就杀了你。然后在座位上大骂。这件事原本是吴质造成的,但吴质不仅没有承认错误并道歉,而且更傲慢。他拿着剑对曹真说:“曹真,你只是案板上的一块肉。当我吞下它时,你不必摇晃你的喉咙或咀嚼你的牙齿。你敢依靠什么力量如此傲慢?“明明是他傲慢,反过来又说别人傲慢。这时朱戬赶紧出来打圆场,说:“皇帝让我们来是为了让你开心,怎么会变成这样!吴质不但不理解朱硕的好意,反而对朱硕吼道:“朱硕,你敢毁掉座位!朱硕更生气了,拔剑砍在地上。宴会在这样的气氛中结束。

曹真是曹操的侄子。他从小就被曹操收养,让他和曹丕住在一起。曹操时期,曹真代替死去的夏侯元坐在西北,征服蜀将军。吴质敢戏弄这样的人。他能注意到谁?

就连四友之一的陈群,吴质也在皇帝面前搬是非,故意贬低。太和四年(公元230),吴质被任命为侍中,此时陈群录尚书事。吴质在皇帝面前说,司马懿是国家的大臣,而陈群这个人承担着沉重的责任,却没有亲身经历,不是当相国的材料。魏明帝真的相信了。皇帝任命官员,或多或少要考虑周围大臣的情绪,否则,任命官员,导致官场撕裂,一般皇帝会做这样愚蠢的事情?!在吴质眼里,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死后,他被定性为“父权威”和“丑侯”。后来在儿子吴应多次写书后,又变成了“威侯”。

吴质的名声似乎不算太大。关键是生活有问题。换句话说,有这么多“不”,他死得很早。难怪他没有成为一名将军。


曹丕四友之一的吴质是什么样的人?曹丕四友之一的吴质是什么样的人?

,,,,,,,

  • 多情吕布一生中最大的错误:误以枭雄为兄弟
  • 吕布不是那种只能留在妻子石榴裙下的奶油小生。吕布一生纵横,多年来分居州县。他是徐州牧的官员,省部级高级官员,军区总司...

  • 王军灭了三国东吴?这位顽固的主兵不血刃地统一了江南
  • 红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军,出生于世代二千石官家,属世袭权贵子弟。王军的生活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早年的王军虽然机...

  • 诸葛亮最大失败:诸葛亮怎样错过最好的消灭曹操机会
  • 三国期间,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打算由魏延亲自率领万余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达长安,一...

  • 刘禅是阿斗?事实上,三国中唯一一个输掉世界的人是独一无二的
  • 乐不思蜀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儿子刘禅的故事。直到今天,“这里乐,不思蜀”这句话一直被后人视为窝囊废的代言人。 以下是《三国...

  • 关羽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只是靠忠义还因为什么
  • 中国历史上得到官方和民间共同认可的册封和祭祀的武圣只有三个。第一任武圣就是姜子牙太公,他辅佐文王武王平定天下,建立周...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