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就来说说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的故事。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三国后的西晋,只维持了短时间的统一,分裂了八王之乱,加上 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五胡乱华”,使中国北方战争频发,尸横遍野。
然而,无论政权如何变化,无论皇帝的名字是谁,都有一股势力总能站在寺庙上,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常青树”——门阀士族势力。
[img]459565[/img]
门阀士族通常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利用政治影响力,垄断获取知识的渠道,占据大量土地和财富。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官员通常需要通过推荐来实现对官位的垄断。
为了巩固已经掌握的官僚制度和土地,这些大门阀也饲养了大量军队。特别是在东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远远超过了皇室的力量,皇帝的法令甚至无法传播到宫殿。其中最著名的两个家庭是琅琊王和陈军谢。
琅琊王可以说是东晋的创始人。东晋的第一位皇帝司马瑞是当时琅琊王的王导支持的王位。在仪式上,司马瑞亲自带着王导坐在皇家床上接受官员的崇拜,这显示了王的滔天权力。就连历史书也说:“王和马,共同世界”。
[img]459566[/img]
琅琊王凭借在朝鲜的力量,长期控制着东晋的实权。前后共有35人担任宰相,有30多名女王和许多名人。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属于琅琊王。在三国时期,袁绍引以为豪的“四代三公”在王家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谢安和谢玄是陈郡谢氏的代表。
谢安在挫败桓温篡位阴谋后,逐渐掌握了东晋的权威。他施政宽仁,恩威并济,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对待桓温的继任者桓冲,谢安以大局为重,平衡了两家关系,使东晋共同面对北方前秦的压力。
[img]459567[/img]
谢玄是谢安的侄子,在谢安的指示下成立了著名的“北府军”。在谢玄的带领下,这支军队取得了许多成就。在著名的“飞水之战”中,只有8万人击败了前秦皇帝傅健领导的数百万军队,使陈军谢的声誉和权力达到了顶峰。
虽然谢家在谢安和谢玄辞职后迅速衰落,但他们的声誉仅次于琅琊王。在后世的诗中,“老王谢堂前燕,飞进普通人家”是魏晋南北朝门阀的代表。
后来,侯景之乱,士族门阀几乎被摧毁,但直到安史之乱,政治“常青树”门阀贵族势力在杀戮和贫困家庭的替代下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魏晋时期最著名的两个家庭: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