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作为确定生活方向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名单上的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并不难。然而,在古代,金榜的标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人在去北京参加考试的路上,这是我们今天想告诉你的唐朝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考试。
在本期中,我们将回到理想的唐朝,探索爱与恨的科举取士制度,了解科举制度背后的悲伤故事。
事实上,科举制度最早是杨迪皇帝杨光提出的。虽然皇帝在位期间劳民伤财,使刚刚统一全国的隋朝迅速衰落,但不得不说,他提出的科举取士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阶级对官员选拔的控制,使有真才实学的下层阶级也能进入上层社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img]458943[/img]
因此,唐朝推翻隋朝统治后,科举取士制度得到了保留和逐步发展和完善,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唐代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常科每年分期举行,皇帝下诏临时举行。常科的科目有学者 明经 进士 俊士 明法 明字明算等50多种,其中明法 明算 明字等科目不受重视。
军士等科目不常举行,唐初要求太高,后来逐渐废除。明经进士已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其中以进士最受文人学者青睐。所谓进士,其实就是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但是比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难多了。
[img]458944[/img]
如果你想参加进士科举考试,考生必须首先参加当地的县级考试和州级考试。只有顺利通过这些基层考试,考生才能在京城参加全国省级考试。这里的省份不是省级,而是尚书省。尚书省每年负责科举,所以叫省级考试。最后,他们必须参加官员部门的复试。只有通过复试的考生才能成为朝廷命官。
那么在唐代进士有多难呢?让我们继续往下看。据史料记载,在289年唐代国运中,真正通过科举考试金榜的进士数量被描述为惊人的数量并不过分。如果从唐高祖李渊算起,直到朱文篡唐,科举考试总共录取了不到7000人。根据264次进士开业的总计算,平均每次科举只录取26名进士。
我们应该知道,唐朝在当时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次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这个录取率是现在,它必须是一个双一流的考生才能上高中。因此,许多文人连续几次未能获得金牌。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大诗人孟郊。
[img]458945[/img]
孟郊和贾岛同名岛瘦郊寒。作为安史之乱后期的著名诗人,他们经历了反复考试的悲惨经历。孟郊参加了三次科举考试,但由于考试不及格,他们最终以名落孙山而败下阵来。上次参加参考考试时,他已经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了。
公元796年,孟郊两次失败,终于在第三次科举考试中高中,作为统治者,写了两首诗,终于这次骄傲,所以他写了一部著名的杰作《登记后》,表达他几次曲折终于在名单上。他是这么说的,过去的肮脏是不够的 现在的放荡思想是无止境的。春风骄傲马蹄疾 有一天看长安花
[img]458946[/img]
这首诗的前两句比较了作者过去的挫折和成名的骄傲情境,突出了他跳进新世界时的沸腾思想。后两句话说,他在春风中自豪地跨马疾驰,一天就读完了长安的花朵。这首诗把孟郊多次失败后的高中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时,他已经达到了一种疯狂的状态,这与我们现在赢得数千万奖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孟郊只是众多考生中的一个,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能在高中取得进步。例如,被称为诗人圣人的杜甫和李白的偶像孟浩然都是被科举制度隔离的失败者。由此可见,如果唐朝能一举高中,那绝对是人中的龙凤。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唐代进士这么难?这和他们的考试内容有很大关系。唐代科举考试范围广,从经文到时事政治,从历史法到民生,从文学到计算等。,而且不仅考儒家,还考道家,不像明清时期只考八股文,内容只从四书五经中出来。唐代学生要学的内容很广,基本上所有的经文。关键是你可能不知道他关注什么,这无疑需要考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所谓的诗歌和书籍可能不会派上用场,所以考试的难度实际上增加了。
[img]458947[/img]
梁朝昭明太子编的《文选》,常被视为考试内容之一,就连杜甫也曾说过《文选》烂秀才半。大诗人白居易十五岁开始在寒窗苦读,知道二十七岁才高中进士,他用八个字来形容自己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手肘老茧(pián zhī)舌头溃疡,意味着在这12年里,为了阅读白居易的两个肘部在桌子上磨出老茧,舌头也全年阅读有溃疡,如果这种努力,至少应该是一个双一流的大学人才,然而,像唐朝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img]458948[/img]
但很少有人能最终被金石录取。如果你足够努力,足够幸运地上高中,不要太高兴。此时,你没有资格成为一名官员。你应该知道,中金石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名官员。你离当官还有一步之遥,那就是参加官员的第二次考试。
就像我们今天的面试一样,面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考书 也就是书法,第二次考判 也就是说,写另一种风格的文章,第三个身体测试 检查考生的外貌是否正确,第四考言检查考生的口齿是否清晰。这次考试不是走过场的,就连唐代著名作家韩愈,考了三次也没能通过官部的面试,最后还是走了后门才进入仕途。只有顺利通过官员面试,才能正式成为朝廷官员,即使科举考试在这里圆满结束。
[img]458949[/img]
许多人向往唐朝。唐朝改革开明,经济发达,军事力量雄厚。特别是唐朝的文化在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唐诗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已成为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唐代的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垄断人才的局面,改善了就业制度,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教育的发展,但其更严格的录取制度也让许多学者感到害怕,使许多有才华的人很难获得野心。相比之下,现代社会的高考要简单得多。最后,我希望那些努力工作了12年的学生能上高中!
春风骄傲的马蹄病,一天看长安花 唐朝科举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