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示狸猫换王子的真相 这件事真的存在吗?

今天给大家讲讲狸猫换王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宋仁宗赵真(1022-1063)是宋真宗的第六个儿子。他的生母不是宋真宗的刘皇后,而是刘皇后姓李的侍女。赵真出生后,刘皇后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命令一位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妃子杨淑妃照顾和抚养他。这样,赵真的身份就变了,成了皇后的合法儿子。虽然他的生母李姓侍女后来被提升为昭仪,但她根本不参与赵真的抚养。李昭仪原来是个女仆。她看到自己的儿子得到了女王的照顾。她知道这种安排对自己的儿子很有好处,她无法与女王抗争,所以她很安全。她从来没有提过自己是赵真的生母。虽然宫中上下大臣都知道这件事,但没有人敢告诉赵真,赵真只知道自己是刘皇后的亲生儿子。

[img]457277[/img]

宋真宗死后,赵真继承了刘皇后生下的第一个儿子的王位,是宋仁宗。刘皇后成了皇后。赵真只有13岁,皇后听政治。皇后总是把宋仁宗的生母当作自己的母亲,不允许提到宋仁宗的真正生母。宋仁宗从来不知道他的生母还有其他人。

宋仁宗明道两年后,李明仪病危,皇太后将李昭仪提升为李晨妃。李晨妃很快就去世了,一年四十六岁。直到她去世,李晨妃仍然无法披露她的生母身份。23岁的宋仁宗仍然蒙在鼓里。

李晨妃死后,皇太后打算用普通宫人的礼仪埋葬她。葬礼前,首相吕夷简向皇太后和宋仁宗演奏,并问太后:“我听说宫中有一个新的妃子死了。皇太后不高兴地说:“宰相还要管我宫里的事吗?于是带着宋仁宗一起退朝。过了一会儿,皇太后独自出来,接见吕夷简说:“相公打算离开我们的母子吗? 吕夷平静地对皇太后说:“如果太后不考虑刘(指皇太后的家族)的安全,大臣就不敢说话;如果太后认为刘的安全,李陈妃的葬礼应该很厚。“皇太后突然明白,宋仁宗总有一天会知道他的生母是谁。如果他不埋葬李晨妃,宋仁宗将来会对自己和家人生气。

[img]457278[/img]

于是刘太后说:“她的身份只是陈妃。我该怎么办?”吕夷简提出,李晨妃的葬礼应该在皇宫和洪福院举行。吕夷简还专门解释了皇宫事务的负责人。罗崇勋说:“陈妃应该用皇后的衣服收集葬礼,棺材里应该装满水银。”皇太后已经想通了,罗崇勋按照吕夷简的命令办了。然后,皇太后下诏,凿开宫墙为李晨妃葬礼。

吕夷简要见太后,太后派罗崇勋问吕夷简还想说什么,吕夷简说:“凿墙不合礼,陈妃的棺材应该从西华门出宫。“皇太后认为这样治丧格太高,要求罗崇勋告诉吕夷简,不同意他的建议,吕夷简说:“臣是宰相,理当廷争。太后不答应,臣不回家。"罗崇勋三次来回走动,太后总是不同意用皇后的规格来丧。吕夷简终于严肃地对罗岐勋说:“陈妃生了今天的皇帝。如果葬礼不礼仪,将来总有一天相关人员会承担责任。当时不要怪我吕夷简事先没说。“罗崇勋是主办李晨妃葬礼的人。听了之后,他不禁慌了。他很快要求起诉太后。直到那时,太后才同意从西华门出葬,举行葬礼,并停止上朝三天。

[img]457279[/img]

皇太后死后,有人告诉宋仁宗宋仁宗的生母是李晨妃,并添加了一些谣言:“我听说李晨妃死于死亡。宋仁宗听后哭了起来,心里不禁怀疑是太后伤害了李晨妃。因此,追赠李晨妃为李太后,下诏改葬在永定陵。换棺材的时候,宋仁宗亲自哭了,看到李晨妃的棺材里装满了水银,脸色如生,衣着和皇太后一样,宋仁宗叹了口气说:“人言不可信”。从那以后,对抚养自己的皇太后家族刘氏的照顾就更加慷慨了。


揭示狸猫换王子的真相 这件事真的存在吗?揭示狸猫换王子的真相 这件事真的存在吗?

,,,,,,,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苏洵简介 北宋时期著名的三苏之一苏琏资料介绍
  • 苏迅简介:苏迅(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作家,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

  • 大宋王朝的传奇奸臣贾似道:一代权臣的误国之路
  • 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离不开许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个王朝的灭亡,同样由于一群群的蛀虫侵蚀所致,如夫差时期的伯海为秦...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为什么苏轼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工作?
  • 作为一名“地师级”领导,他愿意在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与那里的人民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一个好的干部不是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