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裴秀:出身大族[河东裴氏],著名地图学家

裴秀是谁?谁制作了六体制图?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裴秀(223至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山西令县)人,出身官僚世家。汉尚书令祖茂;父潜,魏尚书今。秀少好学,八岁能属文,博学强记,早获声闻。曹爽辅政时,任黄门侍郎。后来被司马氏重用,宫至尚书今,司空。当司马昭前往淮南讨伐诸葛诞时,裴秀也跟随预谋略,说明他有一些军事经验。担任司空后,他还负责土地、田亩和地图制作。他个人对绘制地图充满兴趣和技能,因此在绘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img]452879[/img]

@ 裴秀创作了《六体制图》,即地图编制应遵循的六个标准:一是“分率”,即比例尺;二、“准望”,即方向;三、“道”,即距离;四、“高低”;五、“方邪”;六、“迂直”。最后三条说明了地形起伏、倾斜缓急、山川走向等问题。裴秀认为以上六项是相互关联和制约的。若地图上没有比例尺的标记,则无法确定距离。如果只有比例尺的标记,没有方向,虽然从某个方向看某个地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从其他方向看是错误的。假如只有方向的确定,而没有道路的实际路线和距离的表示,那么在山水相隔的地方就不知道如何通行。如果只有路线和距离的标记,而没有地面起伏和曲直的形状,那么道路的距离必须与其距离不一致,方向也不明确。为了确定一个地方的位置、距离和地形,必须综合运用六条标准,相互确认。因此,除了经纬线和投影,裴秀已经谈到了现代地图所需的主要因素。从那以后,直到明代利玛窦的世界地图传到中国,中国绘制地图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基于裴秀规定的“六体”,可见其成就和影响深远而巨大。

[img]452880[/img]

@ 裴秀编写了《禹贡地域图》18篇。裴秀看到汉代保存的一些地图既没有比例,也没有定位,甚至没有著名的山脉和河流;有些地图轮廓粗略,但不准确,难以基础;有些地图甚至更奇怪,远离现实。为此,裴秀仔细研究了古代地理数据,比较了过去和当时的山脉、河流、池塘、沼泽、边界和行政区域的变化。她还检查了古代城市、农村聚落和水陆交通的变化,并利用六体制图的科学方法编制了18张玉贡地区图。

此外,裴秀还改造了原本厚重的八十块丝制作的《天下大图》,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进行缩制,使之成为一幅小而清晰的方丈图,容易省略。这种缩小的方丈图就是现在所说的小比例尺(1∶地图1,800,000)。刘宋时期,作家谢庄(421至466)创造了一个方丈大的木地形模型。后来,北宋沈括、南宋黄尚、朱用木材、面糊、锯末、泥浆和蜡制作了地形模型。这些都是裴秀方丈图的不断演变,说明裴秀对后代地图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裴秀:出身大族[河东裴氏],著名地图学家裴秀:著名地图学家,出身大族[河东裴氏]

,,,,,,,

  • 江左第一豪族琅琊王氏300年间出92位宰相
  • “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之一,主人公王翔。王翔的母亲早逝,继母对他不好,总是在父亲面前说他坏话,努力工作。 虽然卧冰求鲤神...

  • 竹林七贤之一 ,刘玲到底有多爱喝酒?
  • 魏晋时期,有一位名叫刘玲的学者,与季康、阮籍、向秀、山涛、王蓉、阮咸等人并称“竹林七贤”。刘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学习...

  • 唐寓之简介 唐寓,南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
  • 唐寓之(?-486)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南朝齐富春人,迁居桐庐。三代祖孙都以看风水、选墓为业。从小学习武术,长乐于济贫救贫,...

  • 阮咸,竹林七贤中的[怪才]:不拘礼法 爱搞发明
  • 阮氏家族是一个音乐家庭,阮咸尤通的音乐节奏。严延之有一首诗:“达音有多深?”用来形容阮咸高超的音乐技巧。他不仅有高超的...

  • 陶渊明返乡的原因是什么?原来是仕途不顺的无奈选择
  • 你知道陶渊明退休田园背后的真正原因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和刘宋初年的伟大诗人。在他最后一次成为...

  • 裴秀简介 三国魏国裴秀生是中国科学制图学的父亲
  • 裴秀(224-271年),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魏晋时期的大臣和学者。他十几岁的时候很有名,时人称赞他:“裴秀是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