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开宝九年雪夜,赵匡胤召赵光义入宫喝酒,屏退太监和宫女。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远远望去,在烛影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时而谦虚。
喝完酒,已经是半夜了,宫内积雪很深。但看到赵匡胤用玉斧击地,他大声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然后他脱下衣服睡觉,打鼾如雷。
赵匡胤当晚四更暴死。
之后,皇后命令王继恩召唤次子赵德芳。然而,王继恩直接去了晋王府。
赵光义听到这个消息大惊小怪,犹豫着入宫,然后在王继恩的催促下踏雪入宫。
皇后看到的不是赵德芳,而是赵光义,惊呆了,立刻改名为“官家”,并说:“我们母子的生命交给了官家。”
赵光义回答说:“共保富贵,不怕!”
这就是《烛影斧声》下的太祖暴死和赵光义继位,司马光的《苏水记》和李涛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都有记载。
烛影斧声是宋初三大疑案之一,另外两起是陈桥兵变与金匮之盟,都与赵光义密切相关。
除赵光义外,还有一人与三大疑案有关,这就是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
事实上,陈桥兵变是郭威黄袍的重演。毫无疑问,赵匡胤基本上是导演和表演的。然而,烛影斧的声音不同于金匮之盟。事实上,两者是一体的。赵匡胤有没有传播赵光义的想法?赵匡胤杀了赵光义吗?这就是这两个永恒的谜的问题。
一、赵光义与赵普
赵光义和赵普在宋朝的建立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公元961年,大宋开国第二年,赵光义任开封府尹,此后主政东京长达13年。
公元964年,赵普任大宋宰相,权位在赵光义之上。
宋朝成立时,赵光义与赵普关系良好,但随着赵普的高升,两人形成了两大政治力量,并不断地进行明争暗斗。
赵普,对赵光义的心思洞若观火,却在赵匡胤面前强烈反对立赵光义为储君。
赵光义即位后,曾说:“如果赵普还在中书里,我也不能这位!”
由此可见,赵普一直反对赵光义的传位。
[img]451825[/img]
公元973年,赵匡胤对赵普的独断专行不满,赵普被罢相。
同年,赵光义进封晋王。这说明赵普与赵光义之争,赵光义还是取得了胜利。
晋王+开封府尹,赵光义隐然是储君,要知道柴荣在继位前就是晋王+开封府尹。
@ 赵匡胤确实有传位赵光义的想法,但与此同时,他从未公开立为皇位继承人,这表明仍有变数,这也是赵匡胤死后“烛影斧”的重要原因。
2.赵匡胤死亡异常
赵匡胤死于公元976年,才50岁。
今年,根据史料记载,赵匡胤经常巡逻,史书中没有他生病的记录。
@ 无论如何,赵匡胤的死亡都是异常死亡。
[img]451826[/img]
赵匡胤去世的那一年,二子(实际长子)赵德昭已经24岁了。随着世界的平静,赵匡胤应该有传子的想法,雪夜和赵光义喝酒应该是一种考验。
赵匡胤在位时间越长,传位赵光义的可能性就越低。
3.赵光义及其亲信为赵匡胤的死做好了准备
赵匡胤暴死,当晚还有第三个人和赵光义、王继恩一起进宫。他是程德玄玄――长于医术的亲信。
赵匡胤死后,大雪纷纷,程德玄却一直坐在晋王府门口,似乎是代赵光义等待宫中的消息。
王继恩终于等到了他。
4.太祖暴死时,赵光义改元
让我们来看看赵光义继位的时间线:
赵匡胤死于开宝九年(公元976年)10月20日;
赵光义位于10月21日;
十月二十二日,赵光义改元太平兴国元年。
也就是说,公元976年是赵宋开宝九年,也是太平兴国元年。
一般来说,新皇继位,不改年,以示对先帝的尊重。赵光义的异常做法只能说是内疚。
四、赵普“金匮之盟”姗姗来迟
所谓“金匮之盟”,就是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病危时,曾召赵普与赵匡胤讨论皇位继承问题,其主要立足点是“立长君”,以免重蹈五代人的覆辙。
也就是说,赵匡胤被要求在一百年后传给兄弟,即赵光义,然后传给赵廷美。
但这一盟誓没有史书记录,赵光义继位六年后也出现了。
赵光义即位后,赵普倍被冷落,被宰相卢多逊逼着,尝够了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赵普在太平兴国六年后,凭借献“金匮之盟”才重新拜相,并兼侍中,位极人臣。
后来,赵光义试探了王位继承人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想把它传给你的弟弟赵廷美)。赵普说:“太祖错了,陛下怎么能再错呢?”赵光义一次又一次地点头,两个前对手为了不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
6.赵光义继位后的宗室灾难
赵匡胤有五个兄弟,但只剩下赵光义和赵廷美;赵匡胤的儿子主要是赵德昭和赵德芳。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宗室的结局:
害怕自杀的赵德昭。
公元979年,赵光义灭北汉,随后乘胜北伐契丹,宋军大败,赵光义本人中箭逃亡。
宋军找不到赵光义,就打算把赵德昭当皇帝,后来找到赵光义后才放弃。
回到老师身边后,赵光义没有奖励灭北汉的英雄,赵德昭提醒他。然而,赵光义愤怒地说:“当你成为皇帝的时候,奖励你还不晚!”
赵德昭很害怕,那天自杀了。
两年后,23岁的赵德芳在睡梦中死亡,原因不明。
后来,太祖四弟赵廷美以傲慢谋反的罪名屡屡被贬,最终忧心忡忡而死。
到目前为止,所有阻碍赵光义传子的障碍都被清除了。
综上所述,赵光义确实有杀赵匡胤夺位的动机,但用“斧头”杀哥是不可能的。宫中的“玉斧”只是由水晶制成的文房用具。
赵光义杀了他的兄弟,不会那么明目张胆,但有可能在酒中下毒。赵光义本人也擅长这种方式,比如后蜀孟昌、南唐李煜等。
赵光义登基后的所作所为表明,他的位置并不光明正大。在他哥哥去世的那一年,他改元,与赵普炮制了“金匮之盟”,逼死了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事实上,他并不坚定,害怕王位的不稳定。
赵匡胤的暴死,让赵宋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太宗皇帝赵光义的能力无法与唐太宗和明太宗相比,因此决定了宋朝的未来。
赵匡胤和赵光义讨论了什么?赵匡胤为什么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