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权臣史弥远去世后,他的帮凶郑清志被提升为签字枢密院,进入执政之列。绍定已经提升并参与了三年的政治事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绍定六年十月,史弥远病死前不久,郑清之又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理宗亲政时仍面临史弥远安排的政局。然而,理宗和郑清之都知道史弥远为政不得人心,于是在绍定六年十月下诏改为端平元年(1234年),以示与民更开始。随后,史弥远党羽中最讨厌的李知孝、梁成大、莫泽“三凶”、向史弥远贿赂的贪官袁韶、郑迅等被贬。试图改变郑清之原是史弥远帮凶的形象。
[img]451127[/img]
此时,影响南宋末年政局的宋蒙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史弥远活着的时候,蒙古军在攻打金朝的同时,也不断侵扰南宋边境,尤其是川陕边境,不时强行穿越宋朝攻打金军,杀害南宋军民。绍定四年(1231年)夏天,蒙古派使到南宋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区),与宋边帅陈盖联合攻金。理宗曾命令大臣们集会,但结果不得而知。然而,边锋陈盖派兵和蒙古军队在第二年攻击首都汴京。金哀宗逃往归德(今河南商丘绥阳区)。“大元(时为蒙古)再派使议攻金”,京湖安抚制定使,襄阳知府史嵩之,“以邹伸之奉使草地,报北朝(蒙古)”,蒙古“仍允许河南归本国(南宋)”。金哀宗已逃到蔡州(今河南汝南)。
南宋绍定六年八月,蒙古军都元帅塔察儿派王枫到南宋襄阳,约宋出兵与蒙古军联合进攻蔡州。京湖制定使史松之遂派副都统制孟巩和部长率领江海2万人,与蒙古军队进攻蔡州。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初十(2月9日),蔡州城危之际,金哀宗传给族人完颜承麟,是金末帝。传位仪式刚结束,宋军就攻入南城,然后开西门接蒙古军入城。金哀宗自杀,金末皇帝杀死乱兵。金亡宋蒙联军灭金后,蒙古没有将河南划入南宋,只将陈(今河南准阳)蔡东南归宋。南宋被迫接受既成事实,没有理由争论。
然而,当蒙军主力北归时,南宋理宗采纳了一些官员的意见,乘虚出兵河南,收复中原。随后,他以潼关(今陕西潼关)为基础,北守黄河,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成就。同年6月,宋庐州(今安徽合肥)知州全子率淮西兵占领开封;随后京河制造使淮东制造使赵葵率淮东兵5万,泗州(今江苏盱眙北)抵达开封。7月,宋军占领洛阳。蒙古军队由陕西省(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郊)反击洛阳。虽然胜败相当,但宋军因缺粮而退役;蒙古军队决定黄河灌溉开封。宋军弃城南归,南宋收复河南失败。同年冬天,蒙使王橄榄来到这里,“威胁过去的金使例册”,责怪南宋违约攻击蒙古事件。事实上,他要求南宋向蒙使臣并纳岁币,就像他屈服于金朝一样。十二月,理宗虽然接到蒙使王截,但并未达成协议,从此进入宋、蒙(元)对峙与交战时期。
宋理宗在部署蒙古防御措施的同时,举起崇拜理学、引用理学人的旗帜。两年正月,理宗下令讨论北宋理学创始人邵勇、周敦颐、张载、程浩、程颐、司马光、苏轼等。三月,当世理学大师真德秀被提升为参知政事,但真德秀已病,随后于五月病死。同年11月,丞相郑清之等。,“所谓近臣唯(魏),翁知兵体国,将当时最著名的理学家魏从礼部尚书升为同签书枢密院事(执政)监督京湖军马。表面上看,重用理学家实际上把他排除在法庭之外。
[img]451128[/img]
然而,出于郑清之类的事故,宋理宗任命魏为翁监督江淮军马,并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开设监督府,享有“便宜”的措置权,统一指挥除川陕以外的所有抗蒙军事权力。郑清之等心不甘心,所以一切都受到了约束。第二年2月,魏为翁免去监视权,以升职签字枢密院调回首都。魏为翁病力辞新命。
宋理宗是如何摆脱史弥远一派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