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遗憾。国王最遗憾的是他最依赖的大臣的去世,尤其是英年早逝。例如,汉武帝刘彻失去了霍去病。在我们最熟悉的三国历史上,三位国王也有自己的遗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曹操最悲哀的是郭嘉早逝,郭嘉38岁时病逝,后人传闻“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不死,没有三国”,说明郭嘉的实力和对曹操的重要性。对刘备来说,最遗憾的不是庞统的战死,而是法正的早逝。据说正是蜀汉的真正谋士,堪比荀攸。
孙权呢?孙权有很多遗憾,其中最重要的是东吴四大都督中有三位都督早逝。如果不是这三个早逝,更不用说东吴可以统一世界,但很可能与曹魏分为两部分,南北划江而治;这三位早逝的都督是周瑜、鲁肃和吕蒙。
让我们来看看周瑜。周瑜和孙权的兄弟孙策是莫逆之交。据说周瑜也是孙策的“小粉丝”。孙策对周瑜也很好。虽然他们没有崇拜异姓兄弟,但他们平分了大乔和小乔。他们的关系比刘关张深得多;孙策被刺死后,周瑜非常悲伤,但他仍然忍受着悲伤,尽力帮助孙权。
周瑜不愧为三国时期最好的军事家、战略家和将军之一。他不仅帮助孙权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定了江东,还率领5万联军(东吴3万、刘备1万、刘琦1万)击败了曹操率领的20多万大军,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img]449129[/img]
事实上,世界有点过分了。毕竟,刘备当时没有固定的领土。荆州大部分是曹操的。江夏是刘琦的,蜀是刘章的,汉中是张鲁的;即使赤壁战争结束后,刘备也以闪电般的速度夺取了荆州南部的三个县,但他仍然只能算是一个小王子。
赤壁战役结束后,周瑜率领军队在南郡战役中打破曹仁、徐晃联军,夺取南郡,被部分将军带领南郡太守;之后,周瑜开始规划,提出取蜀、张璐、联马超,然后以襄阳为基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也得到了孙权的批准。不幸的是,在计划实施之前,周瑜去世了,只有36岁。
[img]449130[/img]
周瑜之后是鲁肃。鲁肃和周瑜关系很好。后来,他带领下属前往孙权,并提出了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受到了孙权的赞赏。当曹操的军队南下时,正是鲁肃的衷心言论使孙权坚定了对抗曹操的心;可以说,虽然鲁肃的军事能力不如周瑜,但战略意识和高度高于周瑜。
周瑜去世后,鲁肃代表周瑜担任职务。孙权根据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情况,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并授予部分将军;鲁肃跟随孙权打破安徽城市后,被授予横江将军,守卫陆口。此后,苏州夺取了荆州的三个县,鲁肃率领军队抵抗关羽,并邀请荆州守卫关羽。当鲁肃独自参加会议时,关羽说不出话来。
不幸的是,鲁肃仍然早逝,46岁;鲁肃去世后,吕蒙成为了代理人。与周瑜和鲁肃相比,孙权最信任吕蒙。吕蒙是孙权亲自提拔和鼓励他成长的。早年,吕蒙作为一名猛将活跃在战场上。虽然他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孙权认为吕蒙是一种可以制造的材料,所以他让吕蒙多学习。
吕蒙也很听话,天赋非凡,很快就长大了。特别是鲁肃死后,吕蒙代守陆口,攻占荆州西部三县,彻底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陵侯,受勋殊隆。但不久,吕蒙因病去世,年仅42岁。虽然鲁迅也很好,但还是比周瑜、鲁肃、吕蒙差一点。
可以说,如果以上三位都督能活十几二十年,也许世界的局势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幸的是,如果没有,曹操有郭嘉,刘备有庞通和法正。即使孙权有周瑜、鲁肃和吕蒙,他们最多也只能和曹操和刘备分享世界,也许他们不能占领荆南的三个县。
如果东吴的三个大都督不早逝,东吴有机会统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