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邓芝,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但刘备死后,他也为蜀国赢得了一丝主动权,也是诸葛亮找不到人可用时唯一可以重用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他也是刘备淘出的臣子。这样,他一开始并没有被别人重用。无论哪一方的权贵,他都没有发现自己的才华。否则,他会像曹操一样珍惜自己的才华。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他可能迫不及待地想邀请他到自己的阵营。至于他不能重用的原因,据说这也与他的命运有关。
之前他请人给他算了个卦,算卦的人说他是个大富大贵的命相,但这个时候却没有重用,因为他的贵人还没来找他。我不知道你对古代算命的看法,可能还是有些值得信赖的。算命师刚给他算完卦后,他的贵人就来了,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刘备。当时,刘备和他只是一面,但互相交谈后,刘备发现这是一个被淹没的人才,所以他先开始,把他留在自己身边。从后来的历史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刘备的决定是多么准确。
[img]448310[/img]
后来刘备死后,他为了报仇二弟关羽,去世了。@ 带领大多数精兵去攻打吴国,但没想到的是,被鲁迅的一把火烧光了,蜀国的力量在当时很弱。刘备的行为使蜀吴关系日益紧张。毕竟身后还有一个强大的魏国,刘备的意思是把身后所有的烂摊子都交给诸葛亮。事实上,在攻打吴国之前,诸葛亮也建议他不要鲁莽行事。毕竟,现在最大的敌人是曹魏,但刘备很生气,根本考虑不到未来的结果。首要任务是修复与吴国的关系。想了想,诸葛亮没想到一个能出使吴国的人。后来,在与邓芝交谈时,我发现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可以重用的人才,而且他的口才很好,所以我派他去当吴国的使臣。
[img]448311[/img]
众所周知,历史上有这样一种人叫纵横家。他们只是依靠自己的口才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徘徊,或者疏远他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把一些薄弱的国家联系起来。此时,邓芝相当于这个角色。这一次,吴国的任务并不容易完成。以前的关系太糟糕了,现在曹魏的力量太大了。为什么吴国愿意放弃强大的魏国,因为他是一个薄弱的蜀国?这也是邓芝的功劳。
到达吴国后,孙权并不是特别想接待他,但后来因为国家或接待邓芝,事实上,在他来之前,孙权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没有等他说话,直接对他说,我想和蜀国合作,但现在国主太年轻,不足以承担国家事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选择与魏国合作,请不要感到惊讶。如果你在一般时间听到这样的直接拒绝,你可能会觉得你不能当场下台,但邓只知道他来这个国家,不可能直接转身离开他的个人面子问题。
所以他委婉地告诉孙权,现在他和曹魏携手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曹魏现在实力雄厚。即使你现在属于他摧毁蜀国,你能保证你的国家安全吗?不知道曹操的野心,怎么会愿意一方领土上有两个领导呢?不仅如此,还给他讲了唇亡牙寒的典故,这让孙权对邓芝的话有了深刻的考虑,毕竟他说的没有错。后来,在邓芝的多方努力下,孙权终于决定继续与吴国的友好关系,共同抵抗曹操。可以说,刘备死后,邓芝在修复蜀吴关系方面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你怎么认为?
诸葛亮为什么选邓艾为自己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