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整顿政风,李炎在会昌时期禁止官员无节制的游宴,并禁止了进士曲江集宴。李炎在会昌元年(841年)3月发布的一项诏书中,“州县官,比闻纵情杯酒之间,实施喜怒之际,导致书本停废,监狱诉讼滞冤。其县令每月休闲日,不得经常与客人一起参加宴会。除了它的刺史日,一些客人必须申请宴会,但仍然必须简单。诸道观察使任居廉察,以身作则,应自励清规,认为程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img]445936[/img]
唐代官员按规定有宴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异常消费活动。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官员们经常无限期地参加宴会,这不仅造成了物质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且鼓励了奢侈,打败了社会氛围,对人民产生了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官员因酗酒、贪杯、办公延误,严重影响了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因此,李炎下诏禁止官员游宴,其目的是促进政风廉洁,改善政府形象。
[img]445937[/img]
历史书载之详细的罢进士曲江集宴,“武宗即位,宰相李德裕尤恶进士。初,举人及第,缀行通名,造诣主司第谢。它的制度,序列西下,北上东向;主人席东下西下;诸生拜,主司答拜;是叙述,谢恩,然后升级,和公卿观众坐在一起;酒数行,是赴期集。还有曲江会,题名席,至德裕奏:‘国家设科取士,而附党背公,自为门生。从现在开始,一见有司而止,其期集、参观、曲江题名都罢。""李德裕奏罢曲江宴,主要是为了防止小官僚集团的形成。
李炎在会昌时期,为什么要限制官员的游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