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春秋后的历史时期。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在公元前476年)旷日持久的战争中,周朝诸侯国数量大幅减少,如秦、楚、齐等大国在此期间陆续吞并了周边弱小诸侯国。至于春秋时期最强大的晋国,被魏、赵、韩三家瓜分。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消灭了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格局。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统一六国,标志着战国时代的终结。
战国七雄中,秦国之能统治世界,成为最后的赢家,离不开众多武将的南征北战。比如战国四大名将中,有两位来自秦国,分别是白起和王坚。其中,白起指挥了长平之战等重创山东六国的战役,而王坚则在秦灭六国之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除了这些武将,秦国能够统一世界,也离不开许多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文臣谋士。其中,就以下四个人而言,可以称之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四大名相,都为秦朝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后来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疮为中妃子。商鞅在魏国没有被重用,最终选择来秦国协助秦孝公,在秦国实施“商鞅变法”。战国时期,为了适应并购战争的特点,战国七雄都进行了变法图强。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等等。就秦国而言,商鞅变法走强。
就商鞅变法而言,军功爵位等内容为秦国打造了精英之师。商鞅除了治国之外,还带领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后,商鞅被公子虔诚地指控谋反,战败于童地,尸体车裂,全家人被杀。对此,商鞅在秦国历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尽管最终的结局是凄凉的。秦孝公在位时,商鞅的地位相当于宰相的一职,即协助君主秦孝公掌权。尽管秦惠文王即位后,除了功高震主的商鞅外,商鞅变法的内容仍被秦惠文王执行。这无疑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仪
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早年,张仪进入鬼谷子门,学习纵横之术。出山后,首创“连横”外交战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的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被封为武信君。秦国重用张仪时,通过合纵连横,为秦国侵占六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秦惠王八年(前317年),张仪再次游说魏襄王退出合纵盟约,臣事秦国。
[img]444281[/img]
因此,魏国宣布退出诸侯合纵,请张仪为中间人与秦国和解。再比如秦惠王12年(前313年),秦国想攻打齐国,但担心齐楚已经建立了联盟,于是派张仪去楚国游说楚怀王。在张仪的游说下,楚国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楚怀王把楚国的相印给了张仪。这自然为秦国的每一次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战国中期,秦国对外扩张,促使山东六国经常组织联军进行对抗。但张仪等人的努力,促使山东六国相合神离,未能一直团结下去。然而,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宠信,逃离魏国,担任相国,次年去世。
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又称“应侯”。和张仪一样,范菊也是魏国人,最终都是秦国宰相。范菊原本是魏国中医须贾门客。他几乎被魏国相国魏齐鞭打致死,因为他被怀疑一起卖魏。后来,在郑安平的帮助下,他被命名为张禄,并潜入秦国使者王稽。在见到秦昭襄王后,范菊提出了远近攻的策略,攻击隋侯魏冉越过韩国和魏国,攻打齐国。
[img]444282[/img]
就近距离攻击而言,范菊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并购的主要目标,同时要与齐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长平之战后,范菊嫉妒白起的功劳,在秦昭襄王面前诽谤白起,最终导致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白起之死,无疑是秦国的一大损失。邯郸战争结束后,范菊逐渐失去了秦昭襄王的宠信,不得不推荐蔡泽取代自己的位置,辞回封地,很快就死了。
吕不韦
@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滑县)人。战国中后期,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支持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崇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10万户。在此基础上,吕不韦带兵攻占东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了三川县、太原县、东县,为秦王嬴政兼并六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庄襄王去世后,迎立王子嬴政即位,崇拜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也就是说,在秦国历史上,吕不韦是最有权势的宰相。
吕不韦在秦国的地位,完全可以和后来的蜀汉丞相相提并论。然而,吕不韦后来被老艾的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对此,笔者认为,秦王嬴政掌权后,能够立即发动秦灭六国之战,显然离不开吕不韦打下的基础。总的来说,商鞅、张仪、范菊、吕不韦在战国时期可以称之为秦国的四大名相。对这四个人来说,运筹帷幄胜于千里之外,帮助秦国一步步走到统一世界的尽头。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欢迎留下您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盘点秦国四大名相,他们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