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442358[/img]
至于太平天国的失败,我们总是以史料为导向,把这些都归咎于“天京事变”,但事实上,“天京事变”只是原因之一。历史确实和记载的一样,太平天国自“天京事变”以来就开始按照既定的轨道行进。但一旦我们扩大了整个太平天国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太平天国的失败实际上是许多原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如果把太平天国的最终失败归咎于“天京事变”的内讧,难免会有偏见。让我们来看看天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三个原因。
军事战略失败
与政治博弈相比,太平天国的第一次失败是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败。军事战略失败是太平天国最终崩溃的最直接原因。@ 在太平天国的早期,太平军非常相信“移动作战”的战争方式,并计划以这种方式彻底推翻清朝的统治。但结果太平军2万骨干北上,在缺乏物资供应的情况下,最终在山东全军覆没。在实际历史上,唐末黄巢起义时,这样的战斗失败得到了验证。
[img]442359[/img]
同时,太平天国领导层在太平天国后期的军事战略上也犯了重大战略错误。自“天京事变”以来,在陈玉成等人的苦战下,太平军虽有中兴的迹象。然而,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后期的战略完全是消极防御。在九江、安庆、天京三场大战中,太平军完全采取了守势,这完全给了清军以“围城打援”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的有生力量在与清军的激战中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特别是天京保卫战,在当时的情况下,天京显然是守不住的,但洪秀全还是坚持死守,结果最终陷入了“国破身死”的境地。
对外政策失败
事实上,在太平天国存在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清朝同列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然而,这种情况在1862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862年到1864年,列强开始与清朝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应尽量避免列强与清朝的联合。一旦两者结合在一起,泰山将不可避免地压倒太平天国。这也是太平军战局在1862年后急转直下的重要关系。在此期间,列强未能干预外交,可以说是太平天国对外政策的重大失败。
[img]442360[/img]
缺乏真知灼见的战略家
自诞生以来,太平天国一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缺点是,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与太平军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就是太平天国一直在强制实施“崇拜上帝”,并对传统文化采取激进的策略。即使很多人不讨厌太平军,他们也往往不会和他们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总是缺乏人才。与之前朱元璋元末起义的场景不同,当时朱元璋的手下有刘基、宋连、李善长等杰出人才。另一方面,在太平天国内,从来没有一个战略家能被称为真知灼见。
历史上,太平天国的最终崩溃与上述三次失败有很大的原因。事实上,如果包括“天京事变”这样的内讧,它可以被称为四次失败。正是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太平天国最终不可避免地被摧毁。因此,这项持续了14年的运动仍然成为过去。
为什么天平天国运动失败?有三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