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颗珍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这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与苗族同胞聚会时的即席赋诗。这首诗也表达了他的野心。
石达开文学才华极高,应该算是完美的人。
1847年,33岁的洪秀全和32岁的冯云山访问贵县(广西贵港),邀请他们共同努力。最后,这个16岁的男孩答应走出茅草屋,和洪秀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活。
这个一少年,就是石达开。
石大开,八岁撑起自己的门户,十三岁就能像大人一样处理事情,长得帅气,任侠正义,人们都称之为“石相公”。
[img]120200.jpg' />
洪秀全金田起义,石达开毁家救难,带领4000人前来,带领战争,屡立战功。永安封王时,20岁的石达开被封为五千岁的翼王,意思是“中国的翅膀”,这显示了他的地位。
太平军以几个省份攻打金陵,每次都是石达攻城野战。西王萧朝贵死时,他率部西渡湘江,缓解缺粮危险。
石达在取得“水陆洲大胜”后,开夺岳阳,占武汉,从武昌东下金陵,28天挺进1200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让清军闻风丧胆,都叫他“石敢当”。
石达开的军事能力远不止这些。
当太平军西征失败时,他亲自训练水手指挥。最后,他在湖口和九江两次击败湘军。曾国藩愤怒地投水自杀。幸运的是,他获救了。
事实上,在太平天国起义的诸王中,石达开不仅年龄最小,军事才能最强,而且政治才能极强,无可挑剔。
太平军定都南京后,大家都在享乐,抢财宝,只有石达开不染指这些。
在安徽,石大开选举基层官员,开展科举考试,建立省、县三级行政制度,严格的军事纪律,照顾人民,救济贫困,使农业、工商安全,制定税法,征税,深受人民喜爱。
可以说,没有石达开的这些行为,太平天国十几年的风景是不可能的。
天京事件发生后,洪秀全见石达开深得人心,故意加害,为顾全大局,避免内讧,石达开只能离京避祸。
1863年5月,太平军抵达大渡河,因暴雨无法渡河,粮草耗尽后,太平军陷入绝境。
为了保全三军,石达开与四川总督罗秉章谈判,后来罗秉章背信弃义,将他送往成都,石达开2000部下全部战死。
成都受审时,他慷慨激昂,对方理屈词穷。石达开受刑时,被割了100多刀,从头到尾都沉默不语,旁观者都被他的正气所感动。
当时,太平军的李秀成、陈玉成、清朝的曾国藩、左宗棠都非常崇尚石达开的才华,认为他是个奇怪的人。
江淮间犹称石达开威仪器量为不可及,直到石达开死多年。
石达开,太平天国奇男子,凌迟一百多刀 一声未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