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战国时期,有很多败家子,比如齐民王和魏惠王,都有丰富的败家经验。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认真比较谁是最败家,以上两个真的连号都排不上。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败家子是楚怀王。可以说他已经完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地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img]441026[/img]
楚肃王当政时,对内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扩土,到楚威王时,楚国已成为东方最大的国家。经过60多年的奋斗,楚国上下臣民共同努力,已成为国富兵强。史书中对楚国的描述是“地方5000英里,甲百万人”。虽然历史学家有时会用一些夸张的修辞来渲染效果,但即使切成两半,也可以看出楚国的军事力量确实非常强大。
楚怀王熊槐从父亲手中接手了这么大的基业,早期雄心勃勃,努力工作,任命各国优秀人才,楚国是前所未有的强大。楚国的力量也是公认的。屈原后来无数次回忆起怀王初期楚国的力量。他曾经精力充沛,与怀王君臣同心协力,把楚国建设成最强大的国家。但好景不长,秦国此时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活动,吞并了巴蜀。秦国吞并巴蜀时,楚国完全有能力出兵干预,但楚国没有阻止。最后,秦国掌握了整个巴蜀,牢牢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楚国的咽喉。
想想为什么远在东方的齐国干预三晋战争,是为了避免一个超级大国的主导地位,扼杀这些威胁,以保持中原国家的平衡。现在,秦楚两国的土地接壤,双方都是强国,必然会为领土扩张而战。秦占据了长江上游的地理优势,顺流而下非常方便,这是楚怀王犯的错误。
这时楚怀王开始拉拢关东其他五个国家,想组成联盟,封锁关东秦国。在当时楚国的强大影响下,联盟的建立是为了合纵。楚王率领六国攻秦,防止秦国向东扩张。历史上大多数联军基本上都很强大,但他们都有鬼胎。从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是共同的敌人,事实上,在战场上,每个人都不愿意成为排头兵,联盟也会分散。但这并没有对楚国产生太大影响。楚国和东方其他五国仍然亲密,合作愉快。
[img]441027[/img]
六国联军
秦国感到非常担心,于是派张仪到楚国当说客。纵横家不仅擅长策略,而且对人性的研究也非常透彻。张仪告诉楚王,只要与齐国断交,秦国商业之地就会献给楚国。不知道是怀王容易相信人,还是张仪嘴巴太会说,楚怀王开始陷入沉思。怀王脑子里闪过无数的画面,最后得出结论,楚国在东方与齐国的正面竞争并不大。如果真的断交,似乎没有影响。况且秦王这次来送土地,充满了诚意,但我的楚怀王却不恭。
大臣陈云劝说,如果我们和齐国断交,秦国不给我们土地,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没有签合同,也没有盖章。单凭张仪的话,我们就和齐国断交,后果不堪设想。其实陈云是鬼谷子最喜欢的徒弟,老狐狸张仪在他面前自然是原形毕露。在中原国家看来,秦楚都是蛮夷,对他们没有诚信。在这方面,楚国本身就是一个不诚实的国家,但这次他相信了秦国,这是楚怀王犯的另一个错误。
张仪
怀王非常果断地与齐国断交,自满地派人接收了600英里的土地。结局还是令人放心的。张仪说,他说的六里地,六百里,你听不懂我们秦国的方言吗。人们说秦国失言了,但楚王在齐国之前断绝了外交关系。他也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他和张仪一路走来,但如果他们不守信用,他们会赚钱,如果他们不守信用,他们会赔钱。
这样的结局对楚王来说是一大耻辱,这口气咽不下去,于是发兵攻秦。结果丹阳败了,蓝田败了,最后召陵败了。丹江的土地丢了,军队数量急剧下降。楚国一步步走下坡路。这场战斗最大的痛苦不是失去了国土,杀死了士兵,而是屈氏的封地被秦国占领。从那时起,屈氏一族一直无法恢复。朝廷上缺少家庭悲剧,屈原也是人微言轻,自己的改革计划也无法实施,为了避免受害,也选择了远离寺庙。内忧外患往往是一起来的,楚国内部环境恶化,秦国又来拱火了。
楚怀王和郑袖
对于普通人来说,至少要换个人去楚国,但张仪是个大胆的艺术家。他是这次游说楚王的人。当然,楚怀王见到张仪是敌人见面时特别嫉妒,当时准备杀了他,但张仪提前买了楚国大臣,旁敲侧击楚王的爱妃。说秦国后面打算用美女换张仪,到时候楚怀王有了新欢就得冷落你。楚王的爱妃在怀王耳边吹风,最后说服楚怀王放张仪。张仪也没见好就接受,顺势游说怀王,说秦楚两国愿意永远交好,我们互换王子当人质,到时候共同富裕。怀王以为现在打不过秦国,说不过秦国,干脆结盟,于是楚怀王彻底背叛了东方六国联盟。
楚国必须从其他国家夺回秦国失去的东西。因此,当越国吞并越国时,地图直接与齐国接壤。这样一来,楚国就打破了大家心中的平衡,于是齐国拉上韩魏组成联盟,三国联盟打破了楚军,占领了楚国的大量土地。战败后,楚国内部也爆发了起义,使楚国四分五裂。
楚国王子在秦国做人质似乎有点不安,于是杀人偷偷跑回楚国,惹恼了秦国,点军攻打楚国。秦国给你怀王两种方式,一种是战斗,另一种是谈论。楚怀王打不过仗,嘴也不会说。他只能和秦国谈判,保持稳定。因此,他在武关和秦国会面,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怀王认为,即使你不能谈论你的秦国,你也不能对我做什么?先去看看,再见机行事,结果没想到秦国也是厚颜无耻,直接扣怀王威胁楚国。楚国传承了800年,骨子还是有点硬,割地赔偿对怀王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怀王咬紧牙关直到死都没有松口。
楚怀王客死在他乡,秦人把他的遗体运回楚国,楚国人看到后都很难过,就像失去了亲人一样。楚怀王一生,自从接手楚国以来,也想努力做大做强,但最终却四分五裂,有自己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无论如何,怀王在秦国临死不屈的精神也值得肯定,这也在楚国人民心中播下了复仇的种子,以至于后来有一句话“楚虽三户,死秦必楚”。
楚怀王熊槐早期励精图治,为何最终变得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