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周瑜是南郡的太守,分为南岸。备别在油江口营业,改名为公安。刘表的官员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余给的土地很少,不足以安民。他有权利借荆州的几个县。”
大意是曹操退役后,吴栋面对襄阳、淮南、山越三大战场力不从心,于是在南郡给刘备划了一块土地,希望借他来弥补吴栋军队的不足。在这里,刘备积极收集刘彪的前部属,势力发展迅速。人多了,粮食物资不够。于是,刘备向孙权提出了暂时借荆州几个县的请求。
[img]439967[/img]
历史资料显示,这里的“南岸地”包括周瑜占领的半个南郡。
具体来说,南郡在长江以南的土地,即今天的公安、宜都、归归等地。
孙权还没有征服归归以南的山区。确切地说,刘备只得到了一小块宜都至公安的土地。
后半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荆州有七个县,即南县、南阳县、江夏县、长沙县、桂阳县、零陵县、武陵县。赤壁战争结束后,曹操控制了整个南阳县、半个南县和半个江夏县。孙权占据了半个南县、半个长沙县和半个江夏县,其余三个半县仍处于自治状态。@ 这里所说的“借荆州几郡”,其实是孙刘两家势力都没有涉及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地。
综上所述,人们对“借荆州”有两种看法。
第一,刘备借的“南岸地”属于南郡,靠近江陵,江陵是南郡的治所,所以吴人故意混淆了这个概念。@ 借荆州,实际上是借江陵;借江陵,实际上是借油江口。
第二,长沙、桂阳、零陵、武陵都是无主之地,说明孙权从未有过,借字从何说?若说他们真正的主人,还是靠一刀一枪打下的刘备。但刘备攻占四郡,必须得到孙权的首肯,他担心孙权从背后下黑手。关键来了,刘备的谈判之路很坎坷。孙权集团不想看到刘备的成长,所以很多重臣反对。为了完全说服孙权,残忍的刘备做出了让步,私下与孙权达成了分裂荆州的协议。
这是从208年到209年,到了210年,荆州一事又有了新的发展。
[img]439968[/img]
周瑜于210年去世,鲁肃代瑜率领军队。也许他觉得自己的军事战略不如周瑜,于是劝孙权把荆州治所江陵借给刘备。
因此,鲁肃劝孙权把江陵借给刘备?没那么简单!
当时,刘备已经在江陵周围部署了重兵,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想派军攻略川蜀,刘备正在努力实现隆中对,怎样才能让别人染指益州?
因此,刘备“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归归,诸葛亮根据南郡”,而他自己则驻扎在虚陵。
这样,东吴军不仅进入四川的道路被堵塞,连江陵城也被团团包围。
周瑜没死,江陵这个孤悬的地方还可以无忧无虑,周瑜一死,谁又能对抗刘备呢?
这座城市与其被刘备武力夺走,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以后还有转身的余地。
孙权长期权衡利弊,最终将江陵城借给刘备。
孙权为什么同意向刘备借荆州?当时的背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