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姜伟被诸葛亮重用,接替诸葛亮继续北伐。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三国时期是一个众多名家纷纷涌现的时代,如著名的诸葛亮、周瑜、刘备等人都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相信大家都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后来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出山帮助刘备。后来刘备去世后,他把国家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始终兢兢业业,努力治理蜀国。
然而,诸葛亮开始北伐后,战争逐渐耗尽了他的精力。诸葛亮在六次北伐后去世,姜伟成为唯一的候选人。由于姜伟可以成为诸葛亮的弟子,他注定不是一个平庸的人。
[img]439002[/img]
的确,姜维是一个体贴、勇敢、善于战斗的人。然而,在姜维接受诸葛亮的任务后,姜维发动了11次北伐,但结果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好,甚至损害了许多军队和财政资源,造成了人们向后的后果。姜维真的只能纸上谈兵吗?他在11次北伐中的真实记录是什么?
姜维十一次北伐
姜伟小时候没有父亲,只能和母亲住在一起。然而,他自强不息,从小就喜欢读书。他长大后也很有前途。后来,他拜诸葛亮为师,跟随诸葛亮南征北战。诸葛亮死后,他开始主持北伐大业,共发动北伐11次。
事实上,这场北伐战争也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姜维在前两次北伐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不是很大。姜维在这两次北伐中地位不高,主要是以蒋祎和费祎为首。姜维主要听从蒋祎和费祎的指示。姜维在这两场战争中没有采取主动。
[img]439003[/img]
后来,在接下来的北伐战争中,姜维掌握了战争的指挥权。他成为了一名将军,并与费祎一起指挥了下一场战争,但他仍然需要费祎的平衡。在这些战争中,姜维经历了羌胡背叛魏国并转向蜀国的转折点,因此姜维高兴地派兵迎接羌胡,并成功地为蜀国增添了新的力量。
几年后,魏国突然发生了高平陵政变。当时,司马懿带领3000名死者在高平陵突然被绝地杀害,并赢得了魏国的政权。正是这样的战争导致了魏国的政局非常不稳定。
当时,姜伟认为这是摧毁魏国的好时机。他请求费毅北伐。然而,费毅当时并不同意姜伟的行动。他认为这是在消耗物力和财力。姜伟和费毅在朝廷上发生了争执。
姜伟认为,魏国应该在自相残杀的时候迅速离开北伐,重新振兴蜀国。费毅劝说姜伟说,他们现在不能轻举妄动。蒋婉和董允都死了。蜀国没有治理政府。现在蜀国还需要修身养息才能重振旗鼓。
听到费祎这么说,姜维觉得很生气,他觉得时间不等人,如果一直等着,那么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中原?
愤怒的姜维带着只有一万人的部队出发了。然而,遗憾的是,姜维带来的兵马太少,没有费毅的支持。经过几个月的战斗,姜维被邓艾、陈泰等人包围,最终失败了,只能回到汉中。
[img]439004[/img]
然而,姜伟并不愿意再次率领北伐。虽然这次他的兵力很少,但姜伟凭借心中的不情愿打到了西平县,这也是姜伟在所有北伐中打得最远的一次。
然后,在第六次北伐期间,费祎在一次暗杀中去世。朝廷里没有人能再限制姜维了。这时,姜维终于获得了权力,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当时,东吴的诸葛恪决定攻打魏国。得知这一消息后,姜伟还带领数万士兵包围了魏国的南安县。在第七次北伐中,姜伟先后攻打了河间、河关等地区,并将这些地区的人民转移到蜀汉。这一行动极大地巩固了蜀汉的力量,赢得了人民的心。
在接下来的阶段,姜伟不断出兵北伐,在战争中跌宕起伏。有时他输了,有时他赢了。面对强大的对手,姜伟有时感到无能为力。这时,姜伟有点老了。他在战场上不断战斗,这让他的身体有点难以忍受。在第11次北伐中,姜伟遇到了邓艾的军队,遭受了巨大的失败和重大的损失,所以最后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02真实战绩怎么样?
姜伟的北伐之争很多,包括输赢。那么,他的真实记录是什么呢?据统计,姜伟在11次北伐战争中赢了两次,赢了三次,输了一次,输了一次,其余四次都是平局。
看着这个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姜维的11次北伐记录并不差。我们可以发现他赢多输少。
[img]439005[/img]
而且据史料记载,蜀汉在军队损失方面也比魏国轻总结,姜维的战绩其实比诸葛亮好一点。
魏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但蜀汉却失去了所有的人才。只有姜维独自支持。从战略上讲,姜维也是多变的。他独自做了三件事。他说姜维的能力其实很强,只是因为当时蜀汉失去了太多的人才,@ 预计姜维北伐失败。
03结语
总之,姜伟不是一个会纸上谈兵的人。相反,他多次带领军队出征,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带领的11场北伐战争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尽管最终的结果仍然是蜀汉的失败投降,但姜维做了他能做的一切,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姜维发动了多少次北伐?他的战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