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隋文帝杨坚自开皇七年(587年)以来,正式取消了九品中正制,建立了科举考试为国家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只有通过科举考试和金榜题名,想当官的学者才有资格当官。
[img]439790[/img]
在唐代,学者不参加朝廷组织的科举考试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大家庭,你也可以享受一定的照顾,成为朝廷的官员。
但是这类官员往往没有得到进士出身的官员的认可,@ 在唐朝及以后的宋、元、明、清时期,学者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只有获得进士头衔,他们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
唐代诗人孟郊46岁时才进士及第。当他得知自己终于赢了时,他写了这首著名的《登科后》:
《登科后》 孟郊
过去的肮脏不足夸,今天的放荡思想是无限的。
春风骄傲的马蹄疾,一天看长安花。
这首诗大概代表了那些读者从古至今获得名誉后的骄傲情境。
[img]439791[/img]
那么,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李白,他决心“申请燕的谈话,寻求皇帝的艺术,奋发图强,愿意成为辅毕,使世界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民文件”)。他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呢?
天宝元年(742年),42岁的李白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兴奋中,他写下了“仰天大笑出门,我们这一代是蓬蒿人”(《南陵别孩子入京》)的自负之言。通过这两首诗,说明李白也渴望当官。
李白能把诗歌和文章写得天人合一,出神入化。如果他参加科举,我认为即使他没有获得冠军,进士和第一名的目标也很容易实现。
事实上,李白之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他很难说,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
在唐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考生有很多严格的要求。
在中唐时期的科举考试中,你必须测试你的判决能力。年轻的白居易非常聪明。他自己做了一些模拟问题,其中有一个讨论问题:商人的儿子能参加进士考试吗?
白居易自己的回答是:是的,他希望朝廷的科举政策能够更加开明。
从白居易的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经商的后代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在唐代,如果你想参加科学考试,你必须首先通过资格考试,即要求“县乡名籍”,也就是说,你是哪里的人,还要求注明“父亲和祖父的官名”,也就是说,你的父亲和祖父的名字是什么?同时,如果你是囚犯,你就没有资格参加科学考试。
[img]439792[/img]
李白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在当时是秘密的,李白自己很少谈论家庭背景,偶尔,也经常只提到远祖,秘密的近亲,闪烁。
文章《李太白氏族的疑问》说李白的祖先“因罪逃亡”,还说他们是“胡商”。
“诗仙”李白的人生经历,恰好占据了这两个:罪人之后,商人之子。
这样,李白就不想参加科举考试,但他根本没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对李白来说,中不中进士真的无所谓。他的诗歌成就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
李白的生活经历是什么?为什么他从来没有参加过科学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