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年12月至860年6月,以邱甫为首的农民发动起义,揭开了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下面是一篇详细的文章。
前因
唐末藩镇割据:唐末藩镇割据,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中央财政枯竭,税收增加,地方政府土地并购严重,农民受到严重剥削和压迫。
后果
1.庞勋起义:公元868年(唐咸通九年),桂州(今广西桂林)驻军在粮食官庞勋的带领下发动起义。
2.黄巢起义:公元878年(唐乾符五年),出生在盐商家庭的黄巢领导农民发动起义,导致唐末国力大衰。
[img]436380[/img]
详细过程
首先,邱甫率领100多名农民起义
公元860年1月(唐大中13年12月),浙东人邱甫率领100多名农民起义,历史上称邱甫起义。
唐末,藩镇割据,战争不止。地方政府正在与中央政府作斗争,加快对人民的搜查。由于多年的战争和财政紧张,中央政府不得不通过额外的税收来填补国库。浙江和福建是中央茶叶税和盐税的重要来源。在不断加剧的压力下,这里的人们率先发起了抵抗。
越州市山县(今浙江省嵊州市)人邱甫首先起来反抗。邱甫率领100多名农民发动起义,先是征服了象山(今浙江省象山县),然后强迫了山县。
当时浙东观察使的郑志德听到后非常震惊。当时浙东驻军不多,连库里的盔甲和武器都生锈了。他赶紧派手下和300名士兵合台州(今浙江台州)军镇压,被打败。
[img]436381[/img]
第二,起义军招募人马
起义军击败唐军后,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冲击。起义军攻占山县后,打开府库,救济穷人,继续招募人员,迅速发展到数千人。
郑志德退役越州(浙江绍兴),招募500名新兵后,派三名将领带领500名新兵攻打邱甫。两军在山县西部三溪作战,官军在追击中伏击,被打败,三名将军全部死亡。
这场战争结束后,起义军变得更加强大,附近的农民加入了起义军,起义军的数量迅速发展到3万多人。邱福利用这个机会声称全世界都知道军队和马使,改变了罗平。然后积累了大量的钱和粮食,建造了军用设备,震惊了中原。
郑志德一边向朝廷表示紧急,一边向附近的各种各样的人寻求帮助。附近的大多数官兵都很贪婪,郑志德无法用大量的奖励来满足他们。朝廷认为郑志德太软弱和无能,所以他换了一个残忍的人来平抗叛乱。这个人是王式的。
[img]436382[/img]
为了尽快平叛王式,朝廷可以调发忠武(陈、蔡等州)、义成(滑、郑等州)、淮南(扬州)和其他道路上的军队。起义军正忙于扩大领土,攻击浙江东部的县。在中间,他们遇到了地主武装部队的抵抗。战斗相对激烈。许多虚弱的无辜人民因战争而被杀。
邱甫得知王式即将接任浙东观察使时,开始担心,王式文武双全,素有名气。起义军的领导人正在喝酒。在刘婷的副手中,他建议傅趁王式还没到越州,然后派人到西陵(今浙江萧山东北)沿着浙江(今钱塘江)筑垒布防。同时,他收集船只,寻找机会从水路攻击浙江西部,从东部攻击扬州,从南部攻击福建,占领朝代财富的地方。到时候可以割据一方。
然而,邱甫没有听他的建议,而是听了一位名叫王璐的进士的话。王璐的建议是坚持占领危险的地方,然后在海上耕种和发展渔业。在危机时刻,他也可以逃到岛上。邱甫犹豫不决,但他的最终目标使他偏向王璐的建议。他觉得自己不是王式的对手。他想尽快被招募。从王式到起义最终失败,他三次请求下降。起义军错过了机会。
[img]436383[/img]
第三,邱甫起义尽败
王式确实是文武全才。到越州前,他整顿了军容,统一命令,使军容严格。邱甫派人诈降。他可以一下子得出结论,投降是假的,刺探虚实是真的。
进入越州后,王式立即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开仓放粮,救济贫困人口;二是征集原发到江淮的吐蕃、维吾尔人当骑兵;第三,写朝廷要求更大的军权,然后调忠武军和义成军,加强昭义军,增加兵力。
为了帮助人们,人们吃饱了就不会加入起义军;吐蕃和维吾尔族的俘虏弥补了官方军队缺乏骑兵的缺陷;随着军队的增加,起义军逐渐占据了优势。
官兵分东、南两路杀死起义军,起义军连战连败,最终退守城城。王式命各军轮番攻城,三天内双方交战83次。起义军筋疲力尽,邱甫无计可施,连女人都上阵了,但毕竟寡不敌众。邱甫最后一次请降受准,护送到长安后被斩,将军刘从简率500人突破后,在大兰山(今浙江余姚南)战败被杀。至此,邱甫起义以失败告终。
04结论
邱甫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动摇了东南唐朝的统一,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浪潮,为以后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做好了准备。
邱甫是如何召集人马起义反唐的?拉开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