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夫人保护村庄、御寇的英雄勇气深深打动了村民。绅士徐志道等人捐款在麻寨南坡设立“寨将夫人祠”。从那以后,村民们每逢节日都来祭祀,在崇拜和祈祷的气氛中逐渐神化了她。不久,余夫人“成仙”、当地流传着“显灵护民”等神话传说,越传越远,越传越神。
武功过硬的人称虞夫人
唐末,吏治腐败,赋予苛刻,人不聊生,阶级矛盾前所未有地加剧,最终导致黄巢农民大起义。各地盗贼也趁农民起义的机会兴风作浪,大肆抢劫财物,而地方官员多不作为,导致社会治安愈演愈烈。面对乱世政局,一些有权势的村庄为了保护自己,成立了民团武装捍卫家园。镇阳市郊麻寨片村(今英市马口地区)就是这样。麻寨寨主曹福被周边村庄选为总团长,负责组织训练片村青壮年,打击盗匪。
曹福的妻子来自麻寨玉湾村。她的父母早逝,在兄弟的照顾下长大。她聪明好学,心地善良,活泼开朗;但她很坚强。她喜欢像男孩一样跳舞,学习老师和艺术,练习优秀的武术。嫁给曹福后,她经常和村里的男人一起巡逻山寨,学习武术。村里的每个人都尊称她为玉夫人。
[img]122263[/img]
御寇在护寨壮烈捐躯
六年(879年)六月,黄巢军攻占广州,迅速发展到50万人。十月,黄巢主力将粤西带入桂林,在岭北上两湖作战。鲁景仁因养病滞留广州,未跟主力北上。之后,他率领千骑夺取连州,建立政权,武装割据近20年。这支部队在北上途经过今英西的时候,纪律不好,扰民。英西贼匪乘机发难,甚至打着起义军的旗号胡作非为。当时有一个叫王朝的小偷。因为他的名字和黄巢一样,他以黄巢的名义聚集歹徒抢劫人民的财产,一度占领了当时的汉福县,周围的人深受其害。
麻寨长径是镇阳市西部的山口,本有兵丁守卫。然而,在乱世时期,官兵们早作鸟兽散去,当他们超过长径时,他们来到麻寨骚扰。曹福带领训练有素的民团,以危险的地形优势,与来犯盗匪打了几场硬仗,每次都把盗匪打败出国。有一段时间,盗匪暂停骚扰,曹福以为盗匪怕,不敢抢劫,便麻痹松懈,结果误中盗匪突袭之计,被乱箭射死。
虞夫人得知丈夫被杀,悲愤交加,单骑怒冲匪阵,挥刀乱砍,几名匪兵在嚎叫中头落地,阴阳两隔。强盗们从未见过如此勇敢的女人,非常害怕,又看到麻寨救援主力冲上来,便乱了方寸,匆匆撤退到20里外的铜锣庙。虞夫人的英武气概赢得了片村群众的真诚支持,一致推荐她为御寇新指挥,尊称她为“寨将夫人”。看到群众御寇情绪高涨,于夫人趁热打铁,派人联系其他村庄自卫武装,协调行动,分进合攻,实施以攻为守斗争战略。他们一鼓作气追杀盗匪,直打了个贼巢,杀得王朝匪部七零八落,躲进英西山林,再也没有进攻力量。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民团武装部队也遭受了重伤,作为总指挥的余夫人也遭受了重伤和昏迷。当她醒来时,曾兴奋地喊道:“我终于为丈夫报仇了”!言语又晕了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朝廷加封日久神化
余夫人保护村民的英雄勇气深深感动了村民们。村民中的绅士徐志道等人捐款在麻寨南坡建造祠堂和雕像,称为“寨将夫人祠堂”。从那以后,村民们每逢节日都来祭祀,并在崇拜和祈祷的气氛中逐渐神化她。不久,余夫人“成仙”、当地流传着“显灵护民”等神话传说,越传越远,越传越神。
南宋嘉泰时期(1201-1204年),英州知州念虞夫人“去世前没有闻到大小的封,死后只吃庙里的土,远处的山谷”,于是向朝廷赠送了封礼。朝廷准奏,赐予“冥助”。村民们将“寨将夫人祠”改为“冥助惠妃祠”。嘉定六年(1213),英州城邑遭到山贼突袭,经过激战,被军民击退。事后,邑民传虞夫人“显灵护城,吓退攻城山贼”。知州深信不疑,将“显灵”异象呈朝廷,得到皇家批准,授予“显佑夫人”称号。嘉定十五年,宁宗皇帝加封虞夫人为“正顺夫人”。这样,虞夫人的总称就变成了“显佑正顺惠妃夫人”,正式登上了保佑众生的神坛。当地人尊敬她为“曹主娘娘”。
此后,关于曹主娘娘“显灵庇佑”的神奇传说不断传出,祭祀曹主娘娘的庙宇也不断增多。据英德林超富先生调查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夕,英德有48座寺庙,遍布北江两岸。英城麻寨庙、英南江口咀庙、大庙峡大庙、英中琵琶山大岗庙、中角龙角庙、中角榕树庙、上角三圣岩庙、英北沙口长江古庙、英西汉宇曹主娘娘庙、英东长河神前庙等许多大型寺庙都以曹主娘娘为主。在英德境外,发现了曹主娘娘庙宇,如阳山黄本、黎埠、广州西林增步等。除了寺庙,英德民间仪器文化活动中的许多歌词都与曹主娘娘有关;清远清西平原《和楼歌》中的歌词也包括曹主娘娘“洒牛奶、壮谷穗”的内容。上述历史事实表明,在封赐和祭祀文化的提升下,生前为女英雄的余夫人在死后逐渐走上祭坛。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她已经华丽地转变为北江地区的女神。
余夫人,唐末的女英雄:女英雄死后化身为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