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萧翼是如何从辩才手中为唐太宗拿到《兰亭序集》的?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死后带入棺材作为殉葬品。以下是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人高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兰亭(今绍兴城外兰渚山脚下)举行了优雅集会。

在这次盛会上,大家轮流写诗,表达自己的负担,抄录成集。大家公开推广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序文记录雅集。王羲之醉醺醺地写成了传世之作《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一出,就被后人誉为“世界第一行书”。即使是“书圣”王羲之本人,第二天醒来后,看着前天写的字,又模仿了一遍,连续写了好几遍,都不如这部作品。

王羲之知道自己再也找不到那种神来之感了,他明白,是当时的诗,当时的酒,当时的爱,才铸就了这绝世珍品。

[img]436755[/img]

王羲之死后,《兰亭集序》由子孙传承收藏,后传至七世孙王法极收藏。王法极早年在浙江绍兴永新寺出家,法名“智永”。

智永和尚在中国历史上也很有名。他不仅是王羲之的后代,也是一位弘扬祖先王氏书法的大书法家。晚年,他写了800多本《真草千字文》,分发给浙东寺庙。佛教被视为珍宝。

智勇以前的草书风格很混乱。直到那时,他才统一了草书的写作方法,创造了后世书法家遵循的规范,从而奠定了唐代以来1000多年的草书写作方法。直到现在,智勇和尚的《真草千字文》的墨水和刻本也被视为学习书法的典范。

智永圆寂后,《兰亭集序》又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得到后,在寺院大梁上凿了一个暗洞,用来保存这个珍贵的《兰亭集序》。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除了处理政务外,还热爱书法。他到处搜索王羲之的作品进行临摹,但没有得到兰亭集序。

后来,唐太宗听说智永弟子辨才和尚隐藏了《兰亭集序》的真迹,于是召见辨才,给予了很多奖励,提出要求辨才献出《兰亭集序》。

辨才说,师父活着的时候,确实见过《兰亭集序》,但后来兵荒马乱,不知道下落了。经过多次询问,辨才就是这句话,唐太宗别无选择,只能让辨才回到原地。

唐太宗不知道如何得到这个梦寐以求的宝藏,于是召见了大臣们,毫不掩饰地说:“我梦寐以求的是右军兰亭帖。谁能用计划从辨别人才中得到,我一定会重新奖励。”

尚书仆射房玄龄说:“听说监察皇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以才华自负,精于计谋,可派他担任此任。”

唐太宗召见小毅,小毅说:“如果我是一名官员,我肯定得不到。请陛下给我一些王羲之父子的杂帖,让我私下行动。”

[img]436756[/img]

于是,萧翼带着几幅王羲之的普通作品,打扮成山东书生,随商船来到永欣寺。

晚上,萧翼假装若无其事地看着寺庙里的壁画,当他来到辨才的住处时,故意停了下来。

辨才看到停止的游客后,便上前施礼问道:“施主从何而来?”

萧翼上前施礼道:“弟子是北方人,带着一些蚕种出售,顺道游历圣寺,在此有幸遇见高僧大师,快哉!”

问候了几句后,他们觉得很投机,所以他们邀请萧翼进房间喝茶。他们下棋弹钢琴,谈论文史,讨论书法。他们同意了,都觉得见面太晚了。临别时,我不愿意放弃辨别。请有空再来。

十几天后,小翼真的带着美酒来看望辨才,两人喝酒赋诗,如此来回两三次,感情更深。

有一次,萧艺拿出梁元帝写的《职贡图》的书帖,请辨才指教,辨才赞不绝口。谈到书画,萧艺对辨才说:“弟子从小就爱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现在还珍藏着他们的几个真迹。”

辨才听说是王羲之父子的真迹,赶紧请萧翼来看看。

第二天,辨才看了萧翼带来的二王字帖后说:“真迹是真迹,但不是最好的。贫道有一个王羲之的真迹,和一般的大不相同。”

萧翼问是什么帖子,他毫不犹豫地说是《兰亭集序》。萧翼看到辨别就上钩了,还故意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说:“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活着?一定是假的。”

看到小翼不相信,赶紧拿下藏在屋梁门槛里的《兰亭集序》给小翼看。看完之后,小翼还是故意挑毛病,说是伪品,两人争论不休。

自从《兰亭集序》拿出来给小翼看,就不再藏在屋梁上了,而是把它和小翼带来的二王杂帖放在书桌上。这时候的辨别才已经80岁了,二王的作品还是每天临摹的。

从那以后,小毅也来过很多次,辨别人才的弟子已经不再对他设防了。有一天,辨才出去到易记桥南燕搬家。小毅趁机来到方丈室,对小和尚撒谎,把书帖忘在床上。

[img]436757[/img]

小和尚看到经常出没在方丈室的萧翼,毫无疑问地打开了门。萧翼从桌子上收起兰亭集序和御府二王杂帖,转身离开。

萧翼得到《兰亭集序》,急忙来到永安驿,明明自己是本朝御史,有皇帝的御旨,请驿长急告都督。

都督齐善行得知后,急忙前来拜见萧翼。齐善行看完御旨后,派人召辨才来见萧御史。

辨才还没回寺,听说御史要见自己,便匆匆赶来,一见御史就是萧翼,惊讶不已。

萧翼彬彬有礼地对辨才说:“我奉旨来取《兰亭集序》,今已取得,特与您告别。”

辨才听,当场昏倒在地。当他醒来时,萧翼已经离开了。

[img]436758[/img]

萧翼回到首都长安,将《兰亭集序》献给唐太宗,唐太宗欣喜若狂,大摆宴席招待萧翼和群臣。

宴会上,唐太宗当众宣布:方玄龄推荐人有功,赏彩千尺;萧艺晋升为员外郎,加官五品,赏住房和金银宝器;分辨欺君罪,本应加刑,因年老而免除。

贞观23年(649年),唐太宗去世,临终前命令将《兰亭集序》埋在昭陵。我们后人看到的《兰亭集序》帖子,只是冯承素、赵模等人复制的拓本。

唐代大画家阎立本也根据萧翼智赚辨才的故事画了一幅《萧翼赚兰亭图》。画面内容是萧翼和辨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张口结舌,失去了理智。


萧翼是如何从辩才手中为唐太宗拿到《兰亭序集》的?萧翼是如何从辩才手中为唐太宗拿到《兰亭序集》的?

,,,,,,,

  • 揭秘:为什么武则天跟唐太宗12年没怀孕?
  •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有著名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第一个秘密是,武则天从...

  • 杨迪皇帝实际上与唐太宗非常相似:开拓领土更好
  • 在历史学家中,杨迪皇帝杨光是一位被贴上亡国暴君标签的皇帝,已经臭了几千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著名的皇帝,为历代歌颂了...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登基称帝的?唐太宗简介
  •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月4日(626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

  •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死的?是吃丹药而死的吗
  • 唐太宗(599—649,李世民)与秦始皇、汉武帝一样,都是中国皇帝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歌颂他英明伟大的着作,大概几火车也拉不完。...

  • 唐太宗任命22位宰相的启示:盛世仍需加强制约
  • 唐太宗君在世界上已经23年了。在他的统治时期,中国由乱治,四夷宾服,天下归心,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原因是用唐太...

  • 唐太宗是什么样的人?爱玩弄权力,随意贬斥忠臣
  • 唐太宗是什么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皇帝。首先,他知道如何与人民保持健康。唐初有一个良好的“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