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统一世界之战,通常被称为秦灭六国之战,许多朋友想知道为什么齐国不在秦灭六国之战中拯救列国?今天给你带来了一个新的解释,来看看。
秦灭六国之战,是指战国末期秦国与其他六个诸侯国合并,完成世界统一的一系列战争。秦王嬴政在铲除首相吕不韦和长信侯老艾集团后,开始亲政。在李斯、魏耀等人的帮助下,他详细制定了“灭诸侯、成帝、统一世界”的策略。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公元前221年摧毁齐国,秦王嬴政完成了并购世界的雄伟帝业。秦朝奋六世之余烈,开空前的壮举。嬴政自以为是“德比三皇,功盖五帝”,所以被称为“皇帝”,后人被称为秦始皇。齐国是秦灭六国进程中最后一个被摧毁的诸侯国。奇怪的是,在秦灭其他五国之前,齐国总是袖手旁观。每当秦军出征获胜,齐王甚至派使节去秦廷庆祝。那么齐国为什么面对这样的唇亡牙寒呢?
战国风云,诡异多变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时,天下诸侯打仗、外交等,不再享受古礼。诸侯争霸,诡异多变,权术战略层出不穷。进入战国中后期,诸侯之间为了谋取各自的利益,更是把阴谋运用到了巅峰造极的境地。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实力迅速增长,东出函谷,压迫群雄。因此,从秦孝公、秦惠文王时期开始,山东六国多次串联,形成了抗秦的纵阵线。然而,由于列国各有自私,齐楚两国自身地位的考虑不断扩大,侵犯了韩、魏、燕等国作为联合盟友的领土和利益。合纵之策,最后大部分都不了之了,列国为秦各打破。
秦国横强政策的反复挫折给了秦国更多的外交空间。面对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投掷的诱惑,实力相对较弱的魏、韩等国改变了战略,经常跟随秦国攻击其他国家。俗话说“事一强以攻众弱”。“合纵”与“横强”政策多次拉锯交锋,最终秦国能够压制弱邻国魏韩,结好远方的燕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秦国合并三晋时,齐国作壁上观,拒绝了赵国借粮的请求。
齐国遭难,心生怨恨
当然,纵观整个战国时期,齐国一开始并没有采取这样的消极态度。战国中早期,特别是齐威王任命邹忌改革后,齐国国力开始强大,曾经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国家。魏国经历了李悝变法和吴起兵制改革后,魏武之卒曾雄贯东西,所向披靡。然而,正是齐国在桂陵战役和马陵战役中重挫魏军,才结束了魏国在战国初期的霸主地位。从齐威王到齐宣王时期,齐国始终是东方当之无愧的霸主,形成了战国中期齐、楚、秦并立的局面。
[img]432116[/img]
进入齐民王时期,齐国国力达到巅峰,先后兼并宋国,退却强秦,西击三晋,南战巨楚。有一段时间,淮泗地区的诸侯都进入齐廷俯首陈臣。然而,正因为如此,齐民王也表现出了傲慢、霸气、军国主义的迹象。他闭耳塞听,独断专行,导致君臣失和,人民离心。更重要的是,齐民王曾借燕国乱出兵辅政,却意愿鸠占鹊巢,导致原本欢迎齐军入燕的燕国人陷入水深火热。最后,为了复仇,燕将乐毅与燕、秦、赵、韩、魏五国之兵攻打齐国,史称“五国伐齐”。最后,齐民王逃到莒,却被名为盟友的楚国将领淖牙杀害。田单复齐后,齐国上下怨恨周边列国。因此,当秦国与其他诸侯互相征服时,齐国人在情感和心理上并不同情列国。
活力大伤,无力回天
五国伐齐后,田单以火牛冲阵保全即墨,然后以即墨和莒为基础,收复齐国全境。然而,经过这场大乱,齐国早已精力充沛,退出了诸侯争霸的舞台。随着赵国胡服骑射改革的有效性,战国格局逐渐从秦、齐东并立(张仪欺楚、秦赵襄王一系列伐楚战争,将楚国逼出地理第二阶梯,失去了争霸世界的资格)。赵国作为五国伐齐的主力之一,在秦赵长平相持时,向齐国乞求粮食。然而,此时齐国还没有从危机中恢复过来,赵国也没有多余的粮草供应。再加上国家仇恨等情感因素,齐国人也不可能勒紧裤腰带支援赵国。
此时,齐国已经从战国中早期的大国角色变成了一个弱小的国家。五国“合纵”的阴影使齐国人民更加相信“连横”战略。此时,秦总理范菊提出了“远近攻”战略,因此齐国成为了该政策的受益者。在齐王建时期,齐国越来越独立,更不可能带头支持列国与强秦作战。
当政,朝局昏暗
[img]432117[/img]
齐国朝廷从齐民王开始就言路闭塞。后来田单复齐,功高震主之下,竟不得不远逃赵国,齐国的朝局更加糜烂。当齐王建上台时,昏庸无能的他任命叔叔胜任相国一职,辅持朝政。然而,胜暗中却接受了秦国大量的金银财宝,并派出众多客人出使秦国。这些客人来到秦国后,收受了秦国的贿赂,转而成为秦国的间谍。这些人充斥着齐国朝廷,为秦国的利益诉说了一些变诈之词,混淆了齐王的视听。
在秦国先后攻灭其他五国的过程中,后胜始终劝说齐王建放弃合纵列国,转而朝奉秦国。在山东列国中,齐国最富强,未能得到齐国支持的列国在秦军的强大进攻下相继消失。在此期间,并非没有齐国臣子劝说齐王。齐国谋臣周子曾指出,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弘扬道德层面,齐国救援列国都是必然的。然而,周子孤掌难鸣,齐王建的决定无法控制在当政的昏暗朝局中。后来秦国诈骗,重演了“张仪欺楚”的故事,承诺封齐王建为五百里封君,最后齐国不站而降。后来秦王把齐王置于偏远的共地,方圆只有50英里,被士兵包围,不允许外人进出。最终齐王建被活活饿死,沦为天下笑柄。
@ 在战国时期变幻莫测的情况下,昏庸的齐王建采取了鸵鸟心态。与此同时,由于五国伐齐的旧怨和国力薄弱,面对强秦时期,齐国的国策越来越保守。朝廷局势的黑暗和部长的统治使齐王倾听投降者的话语,最终被世界各地的人嘲笑。
正是战国末年齐国的不堪表现,齐地人民对齐国宗室非常不信任,秦末起义时,齐国无法形成楚国等核心集团。相比之下,文化更加统一的齐地竟然形成了多股势力争夺地盘的局面。但也是宗室本身颇感窝囊,在楚汉争霸期间,田荣、田横在面对项羽和刘邦时,都表现出了十分令人敬佩的气节。田荣率先叛楚并并入三齐和田横三百壮士殉难的故事,一时让天下为之恐惧,也算弥补了祖先的不足。
为什么齐国不救援列国?为什么齐国不在战争中救援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