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史·列传·公主》记载,宋仁宗赵真的生母张毅太后李在生前未能认出仁宗,导致仁宗后悔没有抚养母亲。为了怀念母亲的生育之恩,仁宗把他最喜欢的长女福康公主嫁给了他叔叔李用和的次子李伟。
《宋史》被称为“玮朴”,司马光的《苏水记》也被称为“玮朴”。因此,福康公主和李玮没有兴趣,也没有和市场味十足的婆婆杨相处融洽。
据《苏水记》记载,福康公主和内侍梁怀吉日久相爱,深夜喝酒时被婆婆杨偷窥,激怒了福康公主,杨也被公主打伤。
“梁怀吉等给公主阁,公主爱之。公主尝了怀吉等闲饮,杨氏窥视,公主怒不可遏,殴打杨氏。”
因此,福康公主深夜离开公主府,夜扣宫门,“主中夜扣皇城门(宋史)。”
[img]429152[/img]
福康公主夜间扣宫门,直接禁止,引起了警察的轩然大波。警察们写信要求追究宫门保护的罪行。那么,在宋朝,如何严格规定夜间开放宫门,违反者擅自开放宫门会受到什么惩罚呢?
事实上,不仅在宋代,而且在历代,晚上都禁止开宫门。这样做的原因也很明显。
禁中是皇帝的住所,皇帝的人身安全非常重要。天黑关宫门,晚上不允许打开宫门。万一有兵变,有逼宫,历史上并不少见。
就宋朝而言,太祖赵匡胤于976年11月20日晚去世。宋皇后让宦官王继恩召唤太祖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赵德芳入宫,而王继恩则直接召唤晋王赵光义入宫。后来宫门夜开,宋皇后看到赵光义来了,不得不顺水推舟,称赵光义为“官家(宋朝称皇帝)”,保全生命至关重要。因此,王位落入了赵光义的脉搏。
在古代历史上,也有许多惩罚擅开宫门的人的先例。
据史载,光武帝刘秀外出打猎时回来晚了。回城时已晚,城门已关闭。
当时负责北京洛阳上东门守卫的是门等志云。
刘秀虽然跟志云打招呼,但运云并没有听从刘秀的诏令,而是关上了城门。刘秀别无选择,只能换到东中门。
东中门的门候一看是皇帝的车,马上城门大开,迎接刘秀进城。
[img]429153[/img]
事后,刘秀对忠于职守的运云给予了极大的赞赏,提拔他进入太子府,教太子读书。而东中门门却被刘秀贬了。
到了宋朝,也许是太宗赵光义宫门夜开前车之鉴,朝廷对夜开宫门有了更严格的规定。
宫门必须在天黑前关闭,直到第二天日出前才能打开。这里没有紧急情况,严禁擅自打开宫门。
如遇紧急情况,确需打开宫门,必须执行一套繁琐的程序。
@ 要求夜开宫门的,必须持有皇帝亲笔书写的诏令。
然后,接受命令的人应该写一份夜间开门的申请。详细说明申请原因、入宫人数和身份、要求开门的宫门名称和开门时间。
经宫门护卫官员审核后,申请提交中书门。然后通过中书门送到皇帝,由皇帝批准。
皇帝同意晚上开宫门后,宫门守卫官会和掌钥匙的内臣一起检查铜契鱼符。
宫门的铜契鱼符也很严谨。它是用铸铜做成鱼形的,上面刻着宫门的名字。然后切成两个,由宫门守卫和掌钥内臣执着,以符合为依据。
铜契鱼符的检查过程也非常严格。禁卫门战必须提前分成两队,点燃火炬,确保灯光明亮,确保一对鱼符相互配合,必须打开宫门。
以上是夜间开宫门的繁琐过程。无论上述哪一个错误导致宫门擅开,都将受到严惩。轻者流放,重者绞刑。
而福康公主深夜入宫完全没有通过这一套程序。爱女心切的仁宗,用自己的一句话,彻底破坏了这一整套严谨的制度。
仁宗的这种做法风险很大,仔细思考是极其可怕的。
仁宗在“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国”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被训官集体炮轰。
[img]429154[/img]
他们把矛头对准了监门使臣,因为他们告诉皇帝和公主不要明确责任。
御史吕教、左正言王陶、知诫院唐介等都上书要求对监门使臣进行处罚,并以旁敲侧击的方式警告仁宗和公主。
而硬骨头司马光则矛头直指福康公主,称公主宅内臣不自律,导致公主与丈夫家庭失和,应予以严惩,以正视听。
在训练官员的压力下,仁宗无奈地解雇了大部分公主房的内侍,公主房的内臣梁怀吉也被外放到西京洛阳洒扫班。
至此,沸沸扬扬的福康公主夜扣宫门事件告一段落。
为什么不能夜扣宫门?宋仁宗福康公主夜扣宫门的后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