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公元249年发生了什么?曹魏的国运发生了变化

公元249年是三国时期魏国改变国运的一年。今年以后,曹操和曹丕父子几十年计划的统一帝国不再属于曹氏,世界即将改变主人。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427658[/img]

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入许。在汉末群雄并起的时代,曹操因为汉献帝的利益,先后击败了袁术、袁绍等英雄。分裂的北方属于统一。就在他准备南渡长江,消灭孙刘政权,完成世界统一的时候,没想到在关键一战赤壁战役中大败。曹操一方精力充沛,孙刘政权趁机扩张,世界最后三分。天下统一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曹操也不好意思篡夺早已衰落的汉代江山,最终曹操带着遗憾去世。

虽然曹操没有篡夺汉朝,但他的继任者曹丕继承了他的遗产。曹丕继位魏王、丞相后,开始改变朝代。一切准备就绪后,曹丕于公元220年建立了魏朝。后来,在一群文臣和武将的帮助下,魏国进一步挤压了蜀吴的生活空间。就在魏国想进一步完成世界统一的时候,曹丕和曹睿的父子相继去世。曹三代的遗愿落在了继任者8岁的曹芳身上,主弱臣壮。魏朝的朝廷格局正在悄然改变,也就是说,此时,决定魏国命运的事件正在慢慢形成。

[img]427659[/img]

原来,魏明帝曹睿临终时对国家不放心,于是任命曹爽和司马懿辅政。曹爽很容易说,曹氏宗族在辅政后对另一位辅政大臣司马懿不满。他认为曹氏世界不应该由司马氏和他自己共同掌管。他用明升暗降的方式把司马懿挤出了权力中心,独自掌管了政府。司马懿作为一名权臣,不愿意剥夺自己的权力,但他也知道与曹爽争夺权力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他采取了以撤退为进步的策略,生病,瘫痪对手,秘密积累力量。

文章开头的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兄弟及其亲信陪同少帝曹芳参观高平陵魏明帝墓的时间,在首都发动了一场事件。曹爽原本以少帝曹芳的利益与司马懿打交道,但不幸的是,曹爽没有这样的远见。最后,他不顾谋臣的建议向司马懿妥协,辞去了官职,司马懿赢了。

[img]427660[/img]

司马懿掌权后,并没有像当初向曹爽承若的那样放过曹爽。相反,他以谋反罪清除了曹爽领导的曹氏宗族在朝中的势力,整个朝廷完全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氏对此并不满意。他把目标延伸到了整个魏朝。最后,曹氏四代人几十年的努力白白为司马氏做了婚纱,整个魏国离被取代只有一步之遥。

从有史可查的记载到今天,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政变和事变数不胜数,高平陵的变化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没有玄武门那么有名,但这场政变对中国历史的走向意义深远。它导致曹氏族几十年的努力融为一体,也是这一事件。中国再次迎来了统一,但也陷入了更大的黑暗。


公元249年发生了什么?曹魏的国运发生了变化公元249年发生了什么?曹魏的国运发生了变化

,,,,,,,

  • 揭秘:曹操为什么不选曹植作为魏国的继承人?
  • 曹操下密令询问一些重臣的意见,以便册立太子。崔燕于是公开回答:“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聪明,宜承正统。颜...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曹操不能统一世界的秘密:内部问题让他担心
  • 曹操二十多岁时,从征服黄巾军开始。他认为国家取贼立功是他的愿望。从那以后,他已经快40年了,几乎没有一岁不出征。不幸的...

  • 东吴四英将军之一:鲁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物?
  •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每个人都认为鲁肃是一个胆小的人。在草船借箭和东风舌战群儒家思想是诸葛亮的追随者,在单刀会议上是...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孙权?
  • 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和孙权? 简介: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中央电视台100个论坛的著名演讲者易中天的观点是:诸葛...

  • 为什么刘备看不起优待自己的刘巴?刘备怎么想?
  • 根据常识,由于刘巴选择离开自己,阻止刘备进入四川,刘备自然应该感激和报复,杀死刘巴。但刘备没有。刘备进入四川后,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