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九门步军巡逻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步军统领,是清朝驻京武官,成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朝时期,九门提督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实际上是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
对于九门提督来说,是一个地理位置很北的提督。当时清朝设立了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与提督相对应的是,在总督中,两广总督是地理位置很南的总督。那么,问题来了,两广总督和九门总督,谁的官职更高?权力更大?
一
@ 就两广总督而言,清朝两广总督的官称是“两广总督等地提督军事、粮食、工资、巡抚事务”,是清朝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负责广东和广西的大小事务。在官职级别上,清朝总督原本是正二品的官职级别。相应地,就九门提督而言,一开始也是正二品的官职级别。所以,在官职上,两广总督和九门提督,最初的等级都是正二品,自然难分高低。
[img]426398[/img]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定了总督加衔制。加尚书衔的都都察院右都御史,从一品:或者是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也就是说,总督可以通过加官来提高他的官职水平。就两广总督而言,乾隆十四年例授都都察院右都御史,乾隆四十八年例授兵部尚书。因此,从乾隆皇帝时期开始,两广总督的官职水平实际上已经上升到一品。
二
至于九门提督,嘉庆年间,起义军入宫。虽然嘉庆皇帝没有生命之忧,但愤怒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紫禁城的护卫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九门提督的官职级别也从二级提升为一级。@ 这意味着两广总督和九门提督的官职级别最终从一品提升到。
当然,在时间上,两广总督先提高官职水平,九门提督后提高。在官职级别从一品升级的背景下,自然需要比较九门提督和两广总督的实权。两广总督在管辖范围内远远超过九门提督。对于九门提督,只负责北京内城九门的守卫和门禁。即使后来增加了其他工作事项,九门提督最多也是在皇城脚下行事。
三
相应地,广东和广东的总督负责广西和广东。清朝中后期,林则徐、张树生、曾国权、张之洞、李鸿章等重要官员担任广东和广东的总督。对于广东和广东的总督来说,作为一个封闭的新疆官员,在行使权力方面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限制,也就是说,清朝的总督在各自的领土上似乎有一个诸侯的地位,可以与汉末三国时期的州牧相媲美。
就九门提督而言,看似美丽的风景实际上是如履薄冰,这很容易涉及到清朝皇室的激烈竞争。例如,九门提督隆科多是康熙和雍正皇权交替时最关键的核心人物。然而,在雍正三年(1725年),隆科多被撤职。此外,在守卫首都方面,九门提督的地位和官职水平均低于守卫内部部长。
[img]426399[/img]
四
@ 更重要的是,两广总督是文官,而九门提督则是武官,而清朝则以文官节制武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武将自尊甚至叛乱。比较典型的是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以及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因此,自宋朝以来,皇帝采取了以文官节制武将的政策,以防止地方将领自尊。武官的权力大大削弱,地位低于文官。这种做法已经被明清两代所继承。
因此,就两广总督而言,虽然和九门提督最终都是从一品的官职级别来看,但九门提督作为武官,在地位上要低于两广总督。而且清朝的文官比武官更容易晋升到正一品的官位,比如曾经担任过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从官员到体仁阁大学士,都是正一品的官位。至于曾经是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他终于在清朝担任了极人臣。@ 李鸿忠、张之洞还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清朝两广总督和九门提督的官职是什么?权力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