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农民,为什么能成为明朝的将军?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明朝的开国将军。他们都是农民,但被称为“帝国双壁”。那么,他们为什么能成为当时地位低下的将军呢?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在中国5000年的悠久历史中,有无数的英雄和有才华的人。明朝不亚于汉初的辉煌时代,英雄众多。许多文臣和武将的名字流传千古。刘基被称为“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朱元璋被称为“与萧何相当的才子”,朱生创立九字攻略,韩信、李文忠、邓愈等。

[img]424349[/img]

一、贫困潦倒的揭竿起义

起义早在秦朝就很少见了。每当皇帝昏庸无能,鱼人时,就会有一个“领袖”带领农民反抗朝廷,如陈胜、吴光、刘邦等。明朝把起义推到了顶峰。朱元璋带领农民成功推翻了朝廷的暴政。包括朱元璋在内的许多领导人都是当时卑微的农民。

“徐达,字天德,濠人,世业农。达少有大志,长高颧骨,刚毅武勇。这一段写的是徐达是个地道的农民,年少有志,长相帅气,身材高大。但年轻的徐达虽有远大的抱负,却因饥饿而变得瘦弱。即便如此,他还是偷偷锻炼,以免被官员欺负。作为他的朋友,朱元璋还记得这个雄心勃勃的少年,即使当了皇帝,他也没有忘记这个不甘平凡、重情重义的朋友。而徐达也不是等闲之辈。此后,帮助朱元璋攻城拔寨,屡立奇功。

[img]424350[/img]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奇迹般,勇敢绝人,猿臂善射。从刘聚到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常遇春,原本是怀远人,因贫困被迫成为草寇,力大无穷,擅长骑射。然后跟随朱元璋统治世界。

与徐达不同的是,常遇春从小就勇敢无情。正是因为他的性格,常遇春在战场上的作战风格大胆,达不到目的就不会放弃。他勇敢善战,被《明史》评为“摧锋陷阵”的常胜将军。然而,这两个没读过书甚至担心吃饭的农民有什么资格成为将军?其实原因很简单。

二、天生将帅

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天才,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比那些勤奋但愚蠢的人锻炼得多。就像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带领成千上万军队和马匹驰骋战场的将军一样。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成为将军。这是许多人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但徐达,经常遇到春天,但生来就是这样一个人才,他们是天生的将军人才。对军事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如果你没有学习兵法的书,那就创造你自己的兵法。这种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让许多人叹息。

当然,仅仅依靠天赋远远不能成为将军,不断学习和磨练,也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常遇春最初是山上的土匪,经常与元兵作战,他逐渐磨练了自己的作战风格。徐达跟随朱元璋后,经常参加大大小小的战斗,配合自己优秀的军事天赋,很难不成功。

[img]424351[/img]

三、勇敢善战帝国双璧

作为元末与起义军抗争的徐达,他经常遇到春天。一开始不可能是将军。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将军,你必须首先成为一名远离生死的士兵。在战场上拼命杀敌,屡屡立功,树立自己的威望。徐达经常遇到春天。正是这种不怕生死的人,只有不怕死的士兵才能在残酷的战场上生存。

起义初期,起义军的领导人是郭子兴,他嫉妒心胸狭窄,与红巾军的领导人孙德崖不符。朱元璋被孙德崖俘虏了。在战争激烈、动荡不安的时代,即使是杀害起义军领导人之一的朱元璋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为了拯救朱元璋,徐达愿意取代朱元璋成为囚犯。这感动了朱元璋。幸运的是,徐达终于安全归来了。他与朱元璋有“生活友谊”,受到了朱元璋的重视。后来,他独自闯入郝州城外的敌营,拯救了朱元璋,成为朱元璋最信任的将军。后来,朱元璋成为南京的皇帝。徐达一路北上,势如破竹,将元军的残余势力带回了家乡。

与将军攻太原,扩廓帖木儿来援。遇春言于达说:「虽然我的骑兵集,步卒还没到,但是突如其来的战争必然会杀死更多的人,夜劫可以成功。」达曰:「善。」会扩廓部将豁鼻马来约降,请为内应,选择骑夜衔往袭。

在徐达,元军最高将领拓廓帖木来救援时,常遇春攻打太原。面对强敌,常遇春对徐达说:“虽然我们所有的骑兵都聚集在一起了,但步兵还没到。如果我们贸然开战,我们的军队将不可避免地遭受重大损失。如果我们在晚上攻击,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赢得它。”果然,奇袭成功,元军大败。常遇春用自己的计划以很小的代价赢得了胜利。

[img]424352[/img]

常遇春不仅勇敢足智多谋,而且骑射功夫也相当出色。他在战场上多次用弓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挽救了战争局面。在南京的海滩抢夺战中。因为他的勇敢,他被称为前锋将军。常遇春的一生从未失败过,在军队中享有“常遇春10万”的美誉。他自信地说:“如果我给我10万军队,我就能横扫世界。”。

四、总结

明朝建立后,徐达是少数没有被朱元璋杀害的开国元勋之一。他不仅是朱元璋的年轻人,也是与朱元璋有生死之交的伟大英雄。最后,他在家里退休,死于疾病。常遇春虽然勇敢,但也有杀降的坏习惯,想尽办法杀死投降的人。从进攻张士诚到攻占大元都,常遇春是不可或缺的。不幸的是,上帝嫉妒天才。他在40岁时就去世了,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流星,明亮而短暂。

徐达和常遇春是明朝最好的搭档。他们默契合作,被朱元璋誉为“长城”。他们的历史告诉我们,努力很重要,但我们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把天赋和努力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农民,为什么能成为明朝的将军?徐达和常遇春都是农民,为什么能成为明朝的将军?

,,,,,,

  • 徐达简介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军的一生简述
  •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 徐达简介 中山王徐达,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将军
  • 徐达(1332~1385年),中国明朝开国军事指挥官。字天德,汉族,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初朱元璋是郭子兴的将军,回来了。从南...

  • 徐达是怎么死的?徐达真的被朱元璋杀了吗?
  • 徐达是怎么死的? 洪武18年(1385)2月,徐达病逝于北平,享年54岁。他长期的军事生涯和辛勤劳动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无法支撑。最...

  • 常遇春的徐达和徐达 常遇春的徐达和徐达相比厉害在哪里?
  • 徐达和常遇春:在明初建立大功的将军中,徐达和常遇春(1330~1369)是最杰出的人物之一。然而,徐达不仅是朱元璋的老乡,也是朱...

  • 明朝猛将经常遇到春暴死军的真正原因 常遇春怎么死?
  • 说到大明开国名将,徐达是第一个推动者,他们经常遇到春天。朱元璋义军初起时,两人跟随他一路转战南北。从那以后,他们更加...

  • 古代那些多才多艺的奸臣们:奸臣之剧作家阮大铖
  • 阮大铖这个人,中国的知识界几乎人人皆知。然知道他不是别的,而是他是个著名的奸佞之徒。说阮大铖是奸佞之徒,实在没有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