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国时期最弱的韩国能抵抗秦国20年?有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
整个战国时期,秦、楚、齐、赵、魏都有自己的称霸权。就连燕国也曾领导过“五国伐齐”。只有韩国的表现真的很粗心。
从韩国最强大的韩哀侯到韩昭侯,最著名的是“韩国灭郑”和“申不害变法”。从那以后,韩国一直是中原舞台上的边缘国家,成为齐魏争霸(桂陵之战)、秦赵争霸筹码(长平之战)。
[img]421603[/img]
在大秦东出的路上,首当其冲的是最弱的韩国,可以说正好撞上了秦国的枪口。然而,由于韩国在战国初期政治清明,君主非常聪明,韩国本身非常擅长制作“强弓硬弩”,当时有一种说法,它描述了来自韩国的弩箭的威力——万箭射出后,它遮住了天空和太阳,甚至太阳的光线也被挡住了,远距离敌人往往直接穿过胸部,直接穿过头部,如果近距离射击,敌人的心脏在离开胸部之前仍在跳动。
对韩国弩的描述是极其凶残的。事实上,早期的韩国确实强大了一段时间,对周天子所在的地区毫无顾忌。它彻底摧毁了周天子附近的郑国,并将其首都迁至被摧毁的郑国“新郑”。
内部改革主要是申不害变法,走富国强兵之路。公元前351年至公元前337年,申不害为相,对韩国进行了政治军事改革,加强了韩王的权力。在过去的十年里,韩国国势太平,兵强马壮,变法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韩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厂,不断生产最先进的武器。但士兵的素质并不好,只能靠武器勉强与六国相争,这也是其保命的王牌。
为什么战国时期最弱的韩国能抵抗秦国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