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终有一死,这是造物主对人最公平的待遇,无论输赢成败,曹刘孙都走上了共同的终点,也在终点到来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曹操遗言——儿女情长
在三国时期,曹操如此出名,但他并不是王朝的先驱,这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就曹操的心而言,目前还不清楚他是否想篡夺汉朝。然而,曹派做到了,并给了他的父亲一个武帝的头衔。无论曹操是否自愿,关于棺材的理论都无法改变。
曹操是三国第一个出局的大佬,刘备口中的“托名汉相,其实是汉贼”。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二十二十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终年六十六岁,临死前留下遗令。
[img]421804[/img]
笔者对此接将大概内容翻译如下:
半夜醒来,感觉身体不舒服,挨到早晨,喝了一些粥出汗,又吃了一些当归汤。
稍有力量,让我不禁思绪纵横,我在军中基本上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但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们不能效仿,
现在世界还没有定下来。你不必按照古代的方式埋葬我。这很简单。我有头痛和戴头巾的习惯。我死后,我会穿上这样的衣服。别忘了让我在地下受苦。
……
我没有多少钱,剩下的就给你老婆了。如果他们生活不好,他们会自己做鞋卖钱。他们必须学会自力更生!
当我还是官员的时候,我得到的所有丝带都放在库里。不要动。这是我荣誉的象征;其他衣服都无所谓。如果你哥哥喜欢,他可以把它们拿走。
一个伟人的临终遗言是如此的孩子情长,可见大人物也是人,也有像普通人一样为妻儿担忧的一面啊。
[img]421805[/img]
刘备的遗言——天下为公
与曹操的《遗令》相比,刘备的遗言似乎更出名,虽然不如曹操多,但字字珠玑,是千古君臣相遇的典范。
夏四月,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享年63岁。
临终前,刘备把从成都来的诸葛亮叫到床边,说:“君才十倍,曹丕一定能安国,终定大事。如果继承人可以补充,补充;如果他们没有天赋,你可以自己拿。”
意思是诸葛亮笔曹丕强多了,为了复兴炎汉的伟大事业,诸葛亮可以代替不肖的刘禅。
诸葛亮听后痛哭流涕:“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之节,然后死!”
刘备随后给儿子刘禅写了一封正式的遗诏:我开始病得不重,然后变得越来越糟。现在看来我不能了。古人说我50岁时死得不早。现在我已经60多岁了,我应该满意。
你们兄弟一定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多读古书。像对待我一样对待丞相,记住..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论刘备的遗言: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心神无二,诚君臣至公,古今盛轨。
[img]421806[/img]
孙权遗言—心怀百姓
在三国三大老板中,孙权的存在感最低,但他悄悄活过曹操的孙子曹睿,在曹魏第四代皇帝曹芳被废墟的前两年去世,享年71岁,在位24年。
孙权的遗言如下:
在古代,像我这样在位这么久的皇帝并不多。我祝福我的父亲和兄弟。这取决于所有官员的帮助。虽然吴国有山有海的屏障,士兵也不多,但这也是魏蜀之间不断的斗争,所以我们可以休养。一旦两国竞争,战争将不可避免地降临在我们身上。
我在位50多年了,做得不够好。你要以我为戒,弘扬祖先的美德,重用贤臣,与人民休息,这样才能保住国家!
看曹、刘、孙三人的遗言,曹操的遗言似乎在说家常, 刘备仍然担心他的儿子是否是合格的继承人。只有孙权警告他的后代要善待人民。
曹操出于自信,知道自己很强大,不必分心世界;刘备无助,害怕儿子无法掌握整体情况;孙权是唯一能想到人民的君主,虽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但毕竟,也有爱人民的心,所以孙权的领域仍然比曹刘高。
曹操、刘备和孙权的临终遗言是什么?最大的模式是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