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319年。仁宗皇帝只是其中之一。除了他,太祖、太宗等皇帝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对宋太宗皇帝的评价——功过皆有,礼仪有亏
太宗皇帝英谋果断,青年时期有削平天下的志向。
也就是说,在位置之后,中原基本统一,然后在辽、西夏用兵,世界不断战斗。碰巧遇到了自然灾害,人们生活困难,太宗皇帝改变了外部战略,发展了国民经济,提倡节俭、农业、广泛的道路,最终恢复了繁荣的局面。
[img]421826[/img]
太宗皇帝的功德足以在历史上熠熠生辉,流芳千古。
但是太宗皇帝继位了,还没等太祖皇帝死一年就改元了,这是他不遵守礼法的人生黑点。
对真宗皇帝的评价-奇怪的皇帝
真宗皇帝登基后,虚心接受建议,用心治国。在禅渊之盟之后,他开始迷信吉祥。为了迎合他,大臣们创造了许多虚假的吉祥。奇怪的是,一个国家的国王和大臣们都像染病一样疯狂。
对仁宗皇帝的评价——虽然被称为仁,但也有许多治国缺失
仁宗皇帝恭俭仁恕,出于天性,在位期间遇到水旱,或在禁中祈祷,或赤脚立殿求雨。
然而,即便如此,皇帝也有一些缺点,那就是在西夏时期,辽国也多次撕毁盟约,要求增加年币,给宋朝增加了很多负担。
仁宗在位42年,过于仁厚,官员懒惰腐败时有发生。朝廷里也有小人当政的情况,但总的来说还是过去的:
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无愧焉!
[img]421827[/img]
对神宗皇帝的评价——善意做坏事,变法导致国家乱起
神宗皇帝天生孝友,对两宫太后特别孝顺,无论严寒酷暑,都去侍奉。
为改变宋朝日益疲软的局面,神宗皇帝励志变法,引王安石为宰相,也希望恢复幽云十六州的土地。
后来,王安石改变了法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等新法实施后,不仅守旧派大臣,而且人民也不愿意接受,导致群体愤怒,皇帝罢免了王安石。
今天,王安石的变法似乎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元朝人民编写的《宋史》根据统治者的要求谴责了王安石,并否认了神宗的变法。神宗仍然很冤枉。
最后,《宋史》评论道:
卒中祖先的良法美,变坏几尽。自邪恶的日进,人心日离,灾难日起,珍惜!
除上述主要皇帝外,其他皇帝在《宋史》中也有不良评论,只有这位皇帝保持了唯一的满分好评:
[img]421828[/img]
对太祖皇帝的评价——圣人般的皇帝
在过去,姚顺通过禅宗获得了王位。商汤和周武王是用武力获得的世界。这四位圣人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唐末,世界一片混乱,世界分崩离析多年。只有像四位圣人这样的有能力的人才能回归人民的和平。
太祖皇帝从普通士兵开始,最终成为九五至尊:
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这不是人力所致。
太祖登基后,他削去了藩镇长官的兵权,惩治了腐败官员和世界大治。虽然他只在位17年,但他在宋朝创造了300多年的基础。
姚舜禹以来,像太祖皇帝创造的这样的盛世也很少见,他的成就与汉唐盛世相比并不逊色。
《宋史》是元人写的,前朝不公平是必然的。但是,如果皇帝像太祖一样英明神武,自然不会有那么多不好的评论。
宋朝皇帝对宋朝皇帝的评价是什么?只有一位皇帝得到了满分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