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变迁,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接下来带你走进孝文帝迁都的故事。
随着迁都的进行,大量鲜卑人不断涌入大陆,北魏政府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翻领,男人穿褶皱,女人穿领袖,大多数人不会说中文,这些不符合中原的习俗;新搬家的人第一次来到洛阳,没有椽子,没有石头储藏,不擅长农业,人们爱旧。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严重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
在王肃、李冲、李彪、高璐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后,孝文帝立即开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进汉化。
皇族反叛
[img]419196[/img]
然而,不到半年后,朝廷就发生了一场反对改革和中国化的武装叛乱。8月,孝文帝巡幸嵩岳,王子元勋留守金永城。元勋学习不好,身体肥大。他最害怕洛阳的炎热天气。他经常想着回到北方;我不想说中文和穿中文服装。我撕毁了所有给汉族的衣服。我仍然把它们解发成编发的左翻领,顽固地保持新鲜、低俗和旧俗。
中舒子高道悦多次苦言相劝。他不仅没有悔改的意图,而且怀恨在心。孝文帝的巡逻给了他一个机会,于是他与左右合谋,秘密选择了宫中3000匹御马,阴谋奔向平城,亲自杀死了高道悦在宫禁中。
事件发生后,元燕领导派兵严格防范和遏制宫门,防止了形势的发展。第二天早上,尚书陆秀驰马奏报。孝文帝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急忙回到洛阳。他立即引见元勋。他非常生气。他列举了自己的罪行,亲自加了杖。他还让咸阳王喜等人代替自己打了元勋100多根棍子,直接打了一巴掌,然后把它拖出去,囚禁在城西的其他博物馆里。
一个多月后,元迅的伤势有所好转,才能起床走路。十月,孝文帝在清徽堂介绍群臣,议废太子迅。太子的两位老师太傅穆亮、少傅李冲脱帽磕头,孝文帝说:“你们的罪是出于私情,我所说的是国事。古人所贵的“大义灭亲”。今日元迅想违父叛逃,跨据恒,朔二州,犯了天下头条大罪!如果这个男孩今天不摆脱,那将是一场国家灾难。百年后,恐怕晋末永嘉之乱会再次发生。”
12月,废元勋被囚禁在河阳无鼻城,派兵看守,给一些布料和粗食,以免饥寒交加。次年4月,孝文帝巡幸长安,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表,告知元勋再次与左右谋反。孝文帝得到报告,急派咸阳王禧和中书侍郎邢岚带着毒酒赶往河阳,迫使元勋自杀。他十五岁时,用粗棺材埋葬了他。
[img]419197[/img]
南伐萧齐
洛阳位于河南省,靠近南齐。北魏需要经常南下,以确保南方的安全。21年6月,太和(497),孝文帝一行渡渭水进入黄河,东回洛阳。返回北京后的第三天,他下令征发20万名河北、定、英、相、济五州士兵,准备再次举行南伐。太和23年(499)孝文帝在南伐期间死亡。
历史上孝文帝迁都后发生了什么?结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