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主要包括曹魏、蜀汉和东吴。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
“三国”时期有很多战争,最著名的是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是指三国时期发生的三大著名战役,即官渡战役、赤壁战役和夷陵战役。其中,就夷陵之战而言,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和小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在夷陵之战中,南征北战一辈子的刘备被相对年轻的鲁迅击败,最终在永安白帝城病逝。值得注意的是,夷陵之战只有10万人。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规模不大,为什么会成为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呢?
一
[img]413605[/img]
@ 就三国三战而言,夷陵之战的规模可以说是最小的。就夷陵之战而言,刘备亲自率领5万大军,而东吴鲁迅也率领5万大军。因此,这是一场10万人的战斗。相应地,在夷陵之战前的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约为20万人,而孙权和刘备的联盟约为5万人,这是一场25万人的战斗。至于早期的官渡之战,虽然曹操的兵力只有3万左右,但就袁绍而言,他在官渡之战中投入了11万军队。因此,官渡之战在规模上也要超越夷陵之战。
二
与此同时,汉末三国时期,还有许多战役规模,也超过了夷陵之战。例如,在渭南之战中,曹操派出了10万军队,而马超、韩遂等关中诸侯的联军约有10万人。例如,在石亭之战中,曹魏派出了10万军队,而东吴派出了9万人左右。再比如在兴势之战中,曹魏将军曹爽派出15万大军征服蜀汉,被王平3万大军击败。至于历史上多次合肥之战,其兵力往往超过10万人。那么,问题来了。夷陵之战只有10万人。为什么可以列入三国三大战役,而渭南之战、石亭之战、兴旺之战等战役没有入选?
三
在我看来,这主要是夷陵之战的意义和影响。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夷陵战争结束后,东吴守卫荆州,蜀汉遭受重创,精力充沛。这场战争过后,东吴和曹魏两国的实力都受到了影响,为今后消除矛盾、共同抗魏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在直接影响下,夷陵之战是蜀汉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夷陵之战前,蜀汉整体呈上升趋势,甚至有望与曹魏争夺世界。然而,夷陵之战后,虽然诸葛亮北伐,但实际上是在延续蜀汉的生存时间。换句话说,蜀汉的灭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刘备去世了,蜀汉失去了数万士兵。
[img]413606[/img]
四
@ 另一方面,就吴栋而言,虽然他在夷陵战役中击败了蜀汉,守住了从关羽手中偷袭的荆州,但这也意味着吴栋承受着来自曹魏的更大的防御压力。例如,在夷陵之战中,魏文帝曹丕派兵征服东吴。此后,曹魏和东吴经常在荆州、江淮等地交锋。从整个三国历史的趋势来看,夷陵战争前,魏、蜀、吴的领土不断变化。然而,夷陵战争后,魏、蜀、吴的领土格局相对稳定,即变化不大。而且,魏蜀吴三国的实力基本固定,即曹魏一家主导,东吴居中,蜀汉最弱的格局。因此,夷陵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又称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显然更为合适。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夷陵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