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由周武王姬昌创立,持续了800年。
周朝第十二任天子周幽王昏庸无道,宠爱赞美,废长立幼,引起了原王后母国申国的愤慨,最终导致犬戎之祸,都城镐京被打破,周幽王死亡,西周灭亡。继任者是被周幽王抛弃的王子姬宜臼,历史上被称为周平王。犬荣攻破镐城后,周王室的军事力量损失惨重,积累了数百年的财富也被犬荣“贿赂”。而且,镐京离犬荣等外国活跃的凤翔太近,中间没有诸侯的屏障。周平王决定迁都洛邑,历史上被称为平王东迁。东迁后,周王室日益衰落,这与郑国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
[img]410154[/img]
22年来,周宣王将弟弟姬友封于郑地,郑国立国。第一任国君姬友也叫郑伯友,也就是郑桓公。郑桓公被誉为贤名,“人人都爱他”。周幽王时期被任命为司徒,在镐京辅政,负责人民户籍。“周民都说”。
在辅政过程中,郑桓公慢慢发现侄子真的不像君主,他意识到周王室的世界会发生变化,于是他问太史公:
王室多故,安逃亡——《史记》
郑桓公问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郑国未来的安排。太史公说:
河济之南独罗之东土可居。-史记
当时,郑国建都林,即咸阳市泾阳县附近,离周朝都城镐京非常近。在太史公的建议下,郑桓公将部落、家属和重要财产迁移到东郭国和快国之间的一个叫做“北京”的地方,历史上被称为“桓公送货”。
一年后,狗戎之乱爆发,身在镐京的郑桓公也被乱军杀害,但他为郑国在东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的儿子郑武公也是一个枭雄。
郑武公起兵勤王,夺回镐京,护送平王东迁。秦王有功,被周平王任命为清士,掌握了周朝的政治。郑武公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断征服周边小国,吞并东郭、快国和八个附庸国家,并从周王室(河南新郑附近)走到秦伟等地:
若前华后左济,主河,右洛秦,修典刑以守之,可少固。
这是太史公为郑桓公提出的地图蓝图,在郑武公时期实现,郑国崛起。
随着郑国的崛起,周王室与郑国封地相邻的日子越来越苦。周幽王死于犬荣。犬荣是沈国君神侯引来的,神侯是周平王姬义臼的祖父。一开始,姬义臼被废除,神侯与周幽王作战。犬荣之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神侯与姬义臼串通敌国、杀君杀父的暴行。(这一段在出土的《清华简》中有明确记载)周幽王死后,申侯拥立的孙子是周平王,但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史载:
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雁始不朝于周。-系年
周平王继位前九年,诸侯国没有朝贡。更严重的是,郭等国还拥有立周幽王的弟弟姬余臣为周携王。“郭公翰立王子于臣于携,周二立王。”
为了赢得正统地位,周平王开始大肆奖励和吸引诸侯国。周王室不富裕的家庭背景更加紧张。因此,周王室的封邑最终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不如近邻郑国
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继位也是英主。他继承了父亲在周朝的职位,继续担任清士,掌握了朝政。越来越强大的郑国引起了周平王的恐惧。他认为郑国连续三位国君都是清士,权力太大了。因此,他想再次建立郭君主郭公林父为清士,以限制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知道这件事。他非常生气,与周平王对质。周平王对郑庄公的权力感到震惊,不得不回答“这是不可能的”。
王二于郭,郑伯怨王。王说:“没有。”-左传
[img]410155[/img]
郑庄公不轻易相信周平王,无奈。周平王屈辱地同意“周郑交质”。中心思想是体现周平王对郑庄公的信任和郑庄公对周平王的忠诚。周平王派太子姬狐到郑国做人质,郑庄公派太子姬到洛阳做人质。
这时,周天子没有任何威严,他在诸侯国的威信降到了冰点。
周平王去世后,本应在郑国做人质的姬狐回国继位。在他离开郑国之前,姬狐跟随他的父亲。周王室不得不立姬狐的儿子姬林为王,历史上被称为周桓王。
“周郑交质”把周桓王和他的父亲分开,甚至没有看到最后一面。此外,郑庄公对祖父周平王的“欺凌”,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周桓王在登基之初就对郑庄公充满了敌意。不久,他任命郭公林父为清石,并公开挑战郑庄公。
郑庄公怒不可遏,但他保持了理智,毕竟对方是天下共主周天子,不能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对,但他也没有轻易放弃,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天,又取周之禾。-左传
他命令军队将周王室封地上辛勤工作一年的所有粮食搬回郑国。粮食是一切的基础。郑庄公的举动击中了周王室的关键,但周桓王无法恢复。据史料记载,从那时起,周郑就变得邪恶了。
也许我觉得我做得太过火了。郑庄公曾想到洛阳向周桓王道歉。周桓王忽视了这一套,直接关上了郑庄公的门。从那时起,郑庄公不再朝贡,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最后,周桓王彻底爆发了许田事件。
太山田也是天子之用的许田。-史记
[img]410156[/img]
许田是周王室专门用来祭祀泰山的。郑国和鲁国私自分割了许田,相当于剥夺了周王室祭祀泰山的权力。这是对周王室权威的彻底挑衅。周桓王坐不住了,立即下令讨伐郑国。
当年,周桓王率领天子六军、卫、陈、蔡等国仆从军攻打郑国。郑庄公也亲自率领军队面对战争。双方在河南长葛附近作战。周王室东迁后的第一场战争爆发了。不幸的是,此时的天子之军不再是周武王时期的虎狼之师。面对强大的郑国军队,他们很快就输了。在乱军中,郑国将军朱丹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膀
伐郑,郑射伤桓王,桓王归来。-史记
郑庄公没有追周桓王。相反,派正卿祭仲带着大量慰问品向周营道歉。中了一箭之后,周桓王头脑清醒。如果他继续挣扎,那无异于鸡蛋碰骨头。他不仅失去了尊严,而且周王室也可能被摧毁。他只能沿着郑庄公给的台阶收到礼物,宣布退役。
葛之战的消息很快传遍诸侯,世界哗然。众所周知,周王室不再强大,但没有人想到它会如此沮丧。诸侯的思想开始激活,诸侯国之间的攻击越来越频繁,春秋乱世开始。
从郑庄公“小霸”时期的战争,到春秋第一霸齐桓公的“尊王熙夷”,再到中原霸主晋文公的“求诸侯不如勤王”帮助周襄王复位,再到楚庄王赤裸裸的“大小轻重”,周王室的权威一步步沦丧,成为诸侯国实现霸权的工具或象征。
力士山周王室是如何衰落的?和郑国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