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秘:周平王的东迁和春秋战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在周朝八百多年的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西周灭亡,又由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启一个东周时代。至于东周时期,在历史又通常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前者诞生了春秋五霸等诸侯霸主,后者成为战国七雄角逐的舞台,并以秦始皇的大一统为终结。不过,对于东周时代的开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倘若周平王没有迁都的话,还会有春秋战国这个阶段吗?

@ 还是将目光投向到西周末代帝王周幽王时期。在从周宣王那里继承了王位后,周幽王在统治中后期逐渐陷入到昏庸无道的过程中。什么忠臣良将,什么王后太子,在得到褒姒之后,以上一切都不重要了。为了博得美人的倾国一笑,甘愿拿实力已经强大的诸侯国开刷。一番戏弄之后,周幽王在约公元前771年将西北的犬戎引来了。在和申候的军队配合后,镐京的城墙很快就被攻破。不仅镐京地区,岐山以西的土地也尽数被犬戎拿下。

揭秘:周平王的东迁和春秋战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平王几经周折,终于登上了周天子的宝座。不过,在一番考虑后,周平王决定不能在镐京呆着了,要把首都搬迁到东边的洛邑后。自从到了洛邑后,周王室的真的是里子面子都各大诸侯国频频打击,以致于逐渐沦落到诸侯霸主的玩物。在西周时期,下面的诸侯国如果不听话,王室可以立即征讨。等到了东周,不仅征讨逐渐没有了,甚至周王室还需要向诸侯国借钱过日子。由此,自然有人会发出周平王不东迁,自然不会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声音。毕竟,在春秋战国这个舞台上,周王朝真的成为了配角的配角了。

不过,在笔者看来,周平王在当时不迁都的话,很可能导致整个周王朝的覆灭。具体来说,在周幽王之乱后,西周的镐京可谓破碎不堪,不仅镐京,周边的地区在犬戎的铁骑摧残下,同样是十室九空,政治经济水平被拉低到西周的水平线之下。更为关键的是,犬戎仅仅是被赶出了镐京,但依然在岐山、关中等地区虎视眈眈,如果周平王继续留在镐京,难保不会遭遇犬戎的进犯。由此,迁都洛邑,主要还是躲避犬戎的威胁,防止周王朝的覆灭。毕竟,对于已经在风雨飘摇中的周王室,再来一次都城被破的话,很可能连复原的可能性都失去了。

@ 将当时的首都搬迁到洛邑的好,考虑到这个地方比较富裕,至少能在经济条件下缓解周王室的压力。不然继续在镐京地区窝着的话,很可能连吃饭都是问题了。@ 迁都是周平王当时的最优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即便周平王在镐京死撑着,但是,当时的诸侯国已经逐渐强大。比如晋国,齐国、楚国,秦国,郑国等,在羽翼逐渐丰满后,看到周平王一天过得不如一天,内心还会尊重周王室吗?当初大家拥护西周,根本原因不是周文王、周武王有多仁义,而是实力更强,谁不听话就打到谁服。但是在周平王时期,甚至连郑国这小的弹丸小国都能骑在头上撒野。

揭秘:周平王的东迁和春秋战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由此,不管周平王的都城在哪里,诸侯国相对于周王朝的离心力都会越来越大。其中,经济上大家各搞各的,政治上该称王的称王,礼仪上也是随便越级。那么,周平王怎么样都不能阻止这种趋势。也即,还是会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甚至周王室地处关中这块战略要地,可能早一点就被秦国给消灭了


揭秘:周平王的东迁和春秋战国的形成有何关系?揭秘:周平王的东迁和春秋战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

  • 西周亡国之君周幽王
  • 周幽王,公元前795年出生于(周宣王33年,据干宝《搜神记》记载)。他是周宣王的儿子,西周末的君主,公元前782年(宣王46年)即...

  • 桃花夫人息桂倾城 让三国君主争风吃醋!
  •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英雄如雨,美如云。英雄可以称之为文化,美也可以称之为文化。西施献身于国家,昭君为国家结婚。李师师...

  • 皇帝也很难: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误国的女人?
  • 半信史时代在传说时代结束后开始。在半信史时代,事实成分大幅增加,部分得到了考古学家发掘成果的支持。但仍有许多属于神话...

  • 周幽王姬宫简介 烽火戏诸侯西周亡国之君
  • 前795年,周幽王姬宫-前771年),姓姬,名宫涅斯heng(一声)。西周第十二代君王周宣王的儿子,从前782年到前771年在位,共11年...

  • 周以[专利]治民:历史上第一次平民暴动
  • 中国的确切年龄是共和国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前的841年。今年,召公与周公合作,共同掌管周王的权力,处理国家政府。在此之前...

  • 周文王姬昌早年有着怎样的经历?姬昌生平简介
  • 1、勤于政事 周文王姬昌,姬姓,名昌,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 相传西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