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曹操爱才,一直是唯才是举,那么朱灵能力出众,曹操为什么不喜欢他呢?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据史书记载,曹操“常恨朱灵,欲夺其营。”20年(215年)11月,建安派“威严”于禁引数十骑,直接带着法令夺取朱灵营的兵权。朱灵及其下属不敢擅动于禁的威严。从那以后,朱灵成了于禁的下属。
朱玲当初是袁绍的将军。在袁绍与公孙赞的战斗中,公孙赞强迫朱玲投降朱玲的母亲和弟弟作为人质,但朱玲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公孙赞杀害了他的家人。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朱玲是一个公私分明、愿意为君臣之义牺牲家庭的人。
[img]409552[/img]
随后,曹操东征徐州陶谦时,袁绍派朱灵都督三营人马支援曹操。战后,支援曹操的袁军将军必须按照规定返回河北复活。然而,朱玲认为,与袁绍相比,曹操是他苦寻多久的明主,所以他放弃了秘密投票,带领他的士兵回到曹操身边。当时,袁绍和曹操的关系处于蜜月期,袁绍忙于与公孙赞打交道,没有时间照顾这件事。因此,曹操推船收留了朱玲一行。
转眼间,在建安四年(199年),当时被称为皇帝的袁术已经背叛了亲人,绝望了。他不得不以袁绍为名,要求袁绍收留他。袁绍同意接受袁术,于是袁术准备去袁绍的长子和当时青州刺史的袁谭。
要到青州,袁术必须经过徐州下邳。曹操得到消息后,派刘备都督朱灵在徐州阻止袁术,不能北上的袁术不得不返回淮南,最后在路上粮尽水死亡。这是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但刘备却借此机会杀死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舟,并赢得了徐州。令曹操恼火的是,朱玲没有及时向他报告刘备非法带家人出去,然后被刘备轻易送回徐都,导致徐州落入刘备手中。在这两起事件中,如果朱玲有点引人注目,刘备就不能轻易赢得徐州,曹操也不必在官渡战争爆发前冒险东征徐州。如果袁绍没有决定,徐可能已经失去了。
此后,朱玲被曹操藏在雪地里。至少在决定曹操命运的官渡之战中,朱玲没有参战记录。直到建安九年(204年),朱玲才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当时,曹操赢得了叶城,平定了冀州。朱玲是冀州的老朋友,在河北很有名。因此,曹操要求他带领5000名冀州新降卒和千匹战马守卫许昌以南,以防刘彪利用这一优势北上。
曹操警告朱灵道:“这些新来的冀州士兵以前训练不足,军事纪律松懈。虽然军事纪律似乎很严格,但他们并没有完全依恋他们。如果你管理得太严格,你可能会改变。然而,朱玲却把曹操说的话抛在脑后,依然走自己的路。不久,他的中郎将程昂和其他人真的反叛了。朱玲知道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因此,在平息了叛乱之后,他给曹操写了一封“同情”的手册,把所有的责任都承担在自己身上。
[img]409553[/img]
曹操是一个向前看的人。虽然他对朱玲的迟钝感到愤怒,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并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他用邓宇的事迹安慰朱玲,说:“在我看来,这不一定是你的错。”然而,曹操也是一个不会犯两次同样错误的人。从那时起,他将不再给朱玲一个单独带兵的机会(都是从征)。
建安20年(215年)11月,耐心耗尽的曹操无法忍受,命令禁止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夺取朱玲的兵权。从此,朱玲彻底成为曹操的二线将领,史书中没有曹操用朱玲领兵的记载。
@ 朱玲虽然能力出众,公私分明,甚至为君臣之义牺牲家庭性格。然而,他也有致命的缺陷,无法准确理解领导意图,在关键时刻慢半拍。因此,他最终被曹操抛弃了。
为什么曹操不喜欢朱灵出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