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与曹操、孙权成三足鼎立。法正和庞统作为谋臣,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幸的是,他们都英年早逝。法正去世时45岁,庞统去世时36岁,令世人遗憾。
庞统原本是周瑜帐下功曹,赤壁之战后投靠刘备。刘备西进入益州时,没有带诸葛亮、关羽、张飞,只有庞统在他身边。在战斗中,庞统提出了上、中、下三个政策,刘备取中策平定益州;法正原本是刘璋帐下的军事议长,暗暗投靠刘备帮助他平定和稳定益州。后来在汉中战争中,他献出了杀死曹操将军夏侯渊的计划,最终刘备击败曹操占领汉中。
[img]409166[/img]
刘备出道还不算晚。早在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时,他就立下了战功。当时他才24岁。然而,在接下来的20年里,刘备流离失所,没有立足之地。在“衣带诏书”之前,刘备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有明确的目标。“衣带诏书”之后,刘备知道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杀死曹操,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从41岁到48岁,他一直呆在荆州,动弹不得。
此时,诸葛亮出现了,他提出了“隆中对”,这只是为刘备量身定制的。从那时起,刘备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然而,该计划只是战略的总体方向,行动的细节也需要人们帮助顺利实施,这属于战术层面。法正和庞通是一位优秀的顾问,帮助刘备提出建议,顺利完成战术目标。
“隆中对”有句话叫“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荆州之兵……”可见诸葛亮的态度非常谨慎。@ 如果刘备周围只有诸葛亮,他获得益州的方法可能是等待益州的内部混乱或外部问题,也可能是他自己的行动,但他不会直接冲过去。此外,虽然法正和庞通帮助刘备轻松获得益州和汉中,但也留下了相当大的隐患。
[img]409167[/img]
益州当地势力没有受到重大创伤,导致蜀汉内部矛盾。后来,除了北伐,诸侯亮最大的努力就是保持内部稳定。如果等到益州发生变化,再出兵西征,就更有可能消灭益州当地势力。如果没有庞统,影响就不会太大。取益州三计不是很聪明。如果没有正义,就会有其他“蜀奸”。刘备可以占领益州,但阻力会增大。
俗话说,好鸟择木而居,贤臣择主而事。人们往往只看到法正和庞统成就了刘备。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刘备,法正和庞统会有舞台展示才华。青史最后会留下名字吗?是贤臣成就明君多,还是明君成就明臣多?纵观几千年的历史,后者的案例更多,更有说服力。
没有法正和庞统的帮助,刘备能得到益州和汉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