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赞美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沈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助,诸侯因之前被烽火戏弄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终被杀在历山,西周灭亡。后来诸侯以王子宜臼为王,为周平王。因为镐京地震受损,破碎,接近荣、狄等外患的威胁,平王在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保护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期的重要事件,也是周朝国情的转折点。平王迁都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从周武王立国到周幽王被杀的时期被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无法承担共主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申侯支持平王,间接犯了杀父罪,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此外,周天子无法保护自己,抵制外国入侵,必须依靠诸侯国的保护,导致周天子的地位持续下降,最终形成春秋争霸的局面。
[img]409855[/img]
背景
王室内乱
西周末,王室内部矛盾重重。公元前781年,宣王子幽王即位。幽王非常宠爱赞,甚至不惜用烽火戏弄诸侯而博其一笑,各诸侯都非常不满。 为了讨好赞,幽王不顾王室的反对,废太子宜臼而立赞之子伯服,废申后立赞为后。 赞是赞国思姓的女儿,沈后是沈侯的女儿,沈侯是姜姓,引发了思姓与姜姓之间的激烈斗争,为西周灭亡埋下了祸根。
周边外患
此外,外敌入侵频繁。宗周浩京,靠近西北游牧部落,经常受到游牧部落的入侵。公元前771年,沈侯联系了狗荣,攻击了幽王,诸侯没有来救他。狗荣和沈侯迅速进入浩京,幽王迅速逃到李山,被李山的军队杀死。 [6] 此时,关中已经被军人覆盖,宫室被洗劫一空,土地荒芜。
[img]409856[/img]
灾害频发
平王东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自然灾害严重。据史料记载,宣王末年,西北关中地区连年干旱,洛、泾、渭三川干旱,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岐山地区又发生了地震和地崩灾害,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周太史伯阳父认为这是周灭亡的征兆。此外,西周初年,周公营洛也为东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平王东迁:周朝国势转折点,周平王为何东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