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文通和苏轼的关系是什么?苏轼和文通同名。巧合的是,他们不仅是亲戚,而且是“竹痴”。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我宁愿吃无肉也不愿生活无竹”。苏东坡不仅是自己的情况,也是对自己公婆的评价。据说苏东坡画竹子,追根溯源,也是文同“感染”的,也是文同教的。
文同任洋州(今陕西洋县)太守时了。其他人认为这是一个贫穷的乡村和僻壤,但文同在这里非常舒适。山谷里到处都是竹林。有一天,文同和妻子一起去看竹子,晚餐只有竹笋。正在吃饭的时候,我收到了东坡的信息。东坡除了像往常一样嘘寒问暖外,还附有一首诗:汉刀修竹如蓬,斧头曾赦免过龙。预计贫穷贪婪,渭川千亩在胸中。
[img]401889[/img]
读完诗后,我忍不住笑了,满桌都是喷饭。有这样一个公婆,“贫穷太守”感受到了生活的滋润。他经常承认,世界上没有知己的人,唯子瞻(东坡的字)知道我的妙处。
东坡还公开表示:和善良无间,一天不见,让人思考。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文通曾在东坡发了一帧墨竹册页。第二年正月,61岁的文通被调到湖州(今浙江吴兴)太守。不幸的是,他在去任途中死于陈州(今河南淮阳)驿舍。东坡得知坏消息,用手摩拳相册,泪流满面。
文同与苏轼在历史上的关系是什么?